馬英九離釣魚台還有一步之遙

2012-09-08 11:15:34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馬英九登彭佳嶼宣示海疆主權,由於鄰接釣魚台,且是搭直升機帶著媒體記者隨行,水面又安排了海軍護衛艦出動,台灣稍有敏感度的媒體皆以為有宣示釣魚台主權的意味。
 
但彭佳嶼自是彭佳嶼,釣魚台是釣魚台,兩島雖近在咫尺,現代機艦就算轉瞬間可以掉頭接臨,畢竟仍有一步之遙。上彭佳嶼只能東北向遙望釣魚台,又非目力所能及,可以即興賦詩,難謂實質上的主權宣示或維護海疆的大作用。
 
但若加上馬英九此前宣示在釣魚台海域護漁的決心,不惜與日方公務船近距離衝撞,則另當別論。就如同馬英九所說:「國民黨重返執政以來,海巡署有十次與日本公務船對峙的紀錄,顯示政府對於釣魚台的主權立場堅定」。9月是漁季的開始,馬英九說,此時海巡署更應該天天去護漁。
 
馬英九提出「東海和平倡議」,或謂會在彭佳嶼島上有所論述。此說不會有人反對,但要相關各方群起呼應,則非台灣的現實角色所能承擔。馬英九既以「和平」為訴求主軸,看似立足於具有普世價值的制高點上,實際等同自我宣示不會主動出擊或有任何意料之外的作為,上彭佳嶼亦然。
 
唯護漁權雖不等同登上釣魚台或彭佳嶼,但仍需要下定決心,有進無退。這會是馬英九的考驗。可以相信馬英九有逼近釣魚台的強烈企圖心,但受制於現實,受制於美日安保同盟的壓力,受制於兩岸政經分離且未解除敵對狀態,無法聯手對應釣魚台和南海風雲,受制於「東海和平倡議」,馬英九只能選擇最接近的彭佳嶼登島,而非親身護漁。
 
相較之下,馬英九似又可以派出國安會秘書長胡為真作為代表到南沙太平島宣慰駐防人員,可以無視越南「抗議」在南沙試射火砲;在釣魚台則難有更多作為,也找不到借力使力的著力點。選擇護漁以護主權,大有迴旋空間,也可衡量日本對馬英九執政的態度。
 
美國擋不住韓國的李明博登獨島,擋不住日本的石原慎太郎和野田佳彥對釣魚台的諸多作為,何以擋得住馬英九,何以馬英九只去彭佳嶼而不是南沙太平島或釣魚台海域。馬英九或不便明言,只要台美溝通管道順暢,馬英九的壓力只會有增無減。
 
因為馬英九是一位願意接收美方訊息的領導人,往好處想可信度高,穩定度也強,也因此很難創造話題和驚喜。馬英九自詡不會製造麻煩,看似為東亞和平穩定立論,很能為大局設想;但嚴格說,這只能定義為:不會製造美國所定義的麻煩。
 
馬英九很想在兩岸和台美之間保持高度的平衡,過去四年多,馬英九費盡心力就是搞平衡,外部尋求美日兩岸間的大平衡,內部則力求藍綠和黨內派系間的小平衡,意在減少內耗和衝撞,但執政理想和個人期許,在尋求平衡的過程中幾乎耗損殆盡。
 
從南沙太平島到釣魚台,馬英九既無法面對自我、面對歷史,也無法求全於內外平衡。這原是「小國寡民」總體實力不足最具體的表徵。但中華民國決非「小國寡民」的格局,反而要視領導人的意志和精算是否敢於突破現實,也非如此不可能挽回民意的支持。
 
馬英九提出東海和平倡議的同時,以「竊占」形容日本在釣魚台的作為,並宣示:「主權一寸都不讓」,未及領土。這就是「一寸不讓」的現實和兩面性。或謂國不在大,有主權則行。主權沒有分割的條件,也無尺寸丈量之可言,當然也不存在「一寸不讓」。
 
所幸馬英九對護漁的主張很清楚,宣稱「海巡署護漁就是宣示主權,海巡署護漁行動不是幾年去一次,而是年年去,每月去,尤其在漁季,應該天天都要去」。時序9月正是漁季的開始,這或許是馬英九尋求建立「東海行為準則」的第一步,也是最起碼的一步,即護漁不能讓,而且要挺進,天天去。
 
釣魚台非一日可以解決,也非可預見的將來可能解決,兩岸情況更甚於此。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馬英九登彭佳嶼,不論陣仗有多大,但視日本如何看待,視日本如何看待台灣當局的護漁決心和領導人的意志。釣魚台畢竟還有一步之遙。
 
关键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