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經合會議透露向上攀升機會
2012-09-16 18:13:28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高階層會9日落幕,在全世界經濟低迷、會員國有領土糾紛氣氛下所發布的共同聲明,卻意外透露出所獲得的一些成果,形成亞太區域的整合論壇,尚有可以向上攀升的機會。而在國際經濟衰頹中,所殷切需要的也就是景氣不振期間隱約的發展線索。如果21個經濟體能把握機遇,找出和本身強項相匹配的產業重點,銳意經營,則不僅能為發展加分,也可替來年在印尼舉行的高階層會增添風采。在努力突破困厄的關鍵時刻,佔亞太經合會1/3成員的南洋各經濟體,應該個個力爭上游,做領導經濟復甦的示範。
透過更開放貿易來提振經濟成長,是亞太經合論壇的緊急優先要務。聲明中說,對外順差的成員國將強化國內需求和放寬匯率彈性,這一點明顯指向中國。而中方也在領袖年會前,宣布了大型振興方案,計畫挹注1570億美元,投資於基礎建設。這筆鉅額資金適時做為微調措施,以推動經濟穩定增長,不僅遏止經濟下滑壓力,還能進一步趨穩,營造出更多刺激消費需求,擴大有效投資、激發各方投資活力,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對於周邊經濟體,尤其是東盟-中國10+1自由貿易區的成員,早有了利用自貿工具並得到嘉惠的經驗。這回非常機遇,如同新的源頭活水,問題只在自己從自貿區縱深腹地能引進多少。
環保商品貿易自由化,將是亞太經合會另一最「給力」的重點。與會領袖在聲明中,為一份54項環保商品減免關稅清單背書,預定在2015年之前,永續能源、廢水處理、環保監測器材的進口關稅降至5%以下。這一給力重點,既是推動以促進「綠色成長」為基調的經濟發展模式,也為提振出口活絡了市場。相關業者固然要把握住出口看好的機遇,強化產業的競爭力,弁得更大利基。各國政府也應未雨綢繆,因勢利導,制定合理措施,把時下低迷不振的出口拉上來。
全球糧食危機已步步進逼,亞太經合組織的領袖們當不可能充耳不聞,所以,這次會議將強化糧食安全列為四大優先議題之一,議程上以「農業部門之永續發展」與「投資、貿易和市場之便捷化」兩項原則,來鞏固區域糧食穩定。實際上,亞太經合組織對糧食安全有其使命,因為其成員糧食產量佔全世界一半,當然對這般大事不可袖手。但是氣候變遷、天災頻仍,相關經濟體時遇糧食歉收困境,也是無可奈何。期盼能在農業永續發展機制下,倡導創新技術增加糧食產量、積極推動農業合作,並就農業危機做出因應對策,避免極端氣候為農業帶來負面影響,終而達到治本的目標。
自由貿易從「全球化」思潮所鍾的「世界貿易組織」(WTO)談判功敗垂成,接著多哈回合對話還是延宕沒有結果,便由各國紛紛洽簽自由貿易協定、投入區域經濟整合競賽,使得全球經貿體系更趨複雜。相對於亞太經合組織的穩定發展,並強調多層面推動成長,該組織的重要性有提升的現象。於是遂有一面誓言支持自由貿易以提振成長,一面宣示未來將以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做為邁入全面自由化的基石,並進一步建構亞太自由貿易區。這般大規模且複雜的議題,可視為長程願景,要實現還有長路要走,重要的是維持著自由貿易理念,一步接一步走下去。
本屆年會東主國俄羅斯將場址選在東亞海參崴,象徵著俄國極力融入亞太地區,有所謂「新亞洲(New Asia)儼然成形」的說法。以近年亞洲崛起,在經貿方面表現得有聲有色,區域內各經濟體態度轉趨積極,紛在亞太經合組織名下,採大動作投入,共襄盛舉,對進一步發展必會有正面影響。希望創會時所標榜的合作精神,能受到共同的尊重,把現代建設的觀念貫徹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