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現代化空運加大發展力度
2012-09-21 09:13:15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2012年東南亞機場擴展高階層會」日前在胡志明市召開。國際航空領域的相關知名人士,包括「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決策階層,聯袂與會,使一項區域性的空運專業活動,一時成為各方矚目的焦點。近年來國際航空事業在困厄的經濟環境下,維持著穩定發展,對於逆勢成長中的亞太地區,承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東南亞客貨運繁忙,對於航空運輸依賴殊深,相對的對空運擴展的需要更加迫切。泰國政府和民間,不宜只將這個要求甚高的交通項目,泛泛視之。更要改變態度,積極投資於空運事業,早日建立合乎水準的新機制。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當局在東南亞機場擴展會上,開宗明義,表達了現代空運事業所需的基本要求。舉凡客貨運機隊飛機更新、使用燃料的效率、現代化機場航運基礎設施的專業要求、空運管理體系的監督等項目,都要有充分、合理的投資,使之符合需要的標準,以維持空運的正常運行。這番經營空運事業的應有規範,聽起來像是一般常識,不少人甚至當做是老生常譚,無甚高論。但是亞太地區近年經貿熱絡,空運頻繁,從傳統發展中國家走出來,就該聆聽專業組織的原則,不可再自作主張。
實際上,航空運輸是一種高度精密的現代技能組合,無論其為客運或貨運,每一個項目、每一種結構,都有一定的標準作業程序,毫無變通可能。因此監督管理體系得隨時革新,空中運輸作業也要調整修正,根據空運協會的說法,現代機場操作,不僅金錢投資,技術也隨專業程序調整。過去20年內,全世界空運事業投資總額約達7000億美元,但若干機場的狀況,還是使旅客感到如同一團亂麻,由此可見機場擴展不僅要外觀,管理機制也得精益求精,發展中國家以往因陋就簡的觀念,至少已不適用於空運事業。
區域經濟的成長,空運的支撐是不可或缺的,否則仍會和過去一般牛步化。據統計,2010年亞太地區空運量占全世界的34%,載客約7億8000萬人次。區域內商用機場有1207座,航空公司359家,提供2410萬個工作機會,增添國內生產毛額4700億美元。推估今(2012)年空運將增加交通量3.9%、運能3.3%,全球賣掉飛機1560架,其中歸亞太地區買進的約600架。這一連串數字令人覺得眼花瞭亂,卻襯托出空運事業還在不斷擴展,要加大專業監管、服務、輔導的力度。
空運事業範圍廣大,近年國際間將空運市場全面的競爭,稱之為「天空的戰爭」。當經貿泥淖把歐美等「先進」搞得一籌莫展的時候,空運卻脫離羈絆,以擴展機場做起步,還在把餅做大。從推動世界級的國際機場擴建、改建、新建,到促成新興區域或經濟體做「後來居上」的機場基本設施建設。亞洲逐漸移到世界經貿舞台的中央,東南亞區域經濟整合卓然有成,選到胡志明市來開東南亞機場擴展高階層會,當然有其深意。依照東盟單一經濟區發展規劃,2008年起天空開放,供成員國飛機,在各國首都間飛來飛去。縱使沒有這項規定,以東盟國際貿易的快速成長、行旅客商的絡繹,早有了服務不完的對象。若再不急起直追,失去更多機會,豈不覺得遺憾?
國際空運協會成員有118國約240家航空公司,業務占全球飛航交通總量84%,在空運界實居於一言九鼎的地位。這回到越南來開發事業,除了要把空運落後的東南亞輔導上路,當然也注意到空運安全和機場基礎設施的現代化問題。國際間對新加坡樟宜機場的全面表現,讚不絕口,但對東南亞飛行安全紀錄,則多有批評,甚至有使人感到不堪的處境。希望這次會後,東盟各國建立起現代空運的觀念,及時採取行動,為區域經濟發展加添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