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鈴還是繫鈴人:讓釣島緊張鬆一鬆吧
2012-09-24 08:55:06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日釣魚島問題之所以迅速升溫,成為橫在中、美、日之間的大問題,也撼動了美國重返亞太地區政策的敏感點,使美國和日本都覺得這是一個燙手山芋,輕易不敢觸及,這一切都是日本自己造成的。
由於日本極右派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的搬弄,野田政府原以為可以四兩撥千斤的手法,日本只要輕輕鬆鬆的與號稱擁有釣魚島土地權的栗原家族簽一紙購買合同,完成釣魚島「國有化」的手續,日本政府便可以安安穩穩把釣魚島主權坐在屁股底下,中國人即使暴跳如雷,也拿他沒辦法了。
但野田的估計徹底錯了,中國人民怒吼起來,在中國所有設有日領使館的城市,以及全球任何有日領使館的地方,都爆發了反日怒潮,聲勢之大,令日本人為之喪膽。
更嚴重的是,中日之間的一切事物都受到影響,赴日旅遊的中國人銳減,日航不得不於中日航線減少班次,日本人在中國投資的工廠也受影響而停工,大批日技工的家屬撤回日本。中日間正常的體育活動,如在日本舉行的乒乓球賽,中國選手也決定不去了。更有的中國示威者在示威時破壞了日製汽車,藉此洩憤。這樣一來,今後日製汽車在中國的銷售也將大受影響。中國是日本製造業的主要市場,釣魚島問題這樣鬧下去,中國固然受損,但受到最大損害者卻是日本自己!
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因近期政治聲望一直低沉未起,有意藉釣魚島事件轉移視線,使自己在即將到來的民主黨黨魁選舉中佔優勢,故不惜孤注一擲。結果是弄巧成拙,中國人的示威怒潮震動世界,不但使美國人改變想法,也使野田賠上所存無幾的政治資本。
現在要研究的是,為什麼野田會想到利用日本民粹主義來壓制中國?原因是日本人直到今天,從來沒有認為他們在二次大戰中戰敗,更沒有認為他們曾被中國打敗,他們是被美國的兩顆原子彈爆炸而迫使天皇宣布投降的。由於日本人崇拜天皇,故他們肯聽從天皇的御旨,實行投降,但他們「並沒有被打敗」,特別是當時的美國太平洋統帥麥克阿瑟提議,不把天皇列入戰犯名單,一切戰罪由戰時首相東條英畿承擔。日本人由此保全了他們對天皇的崇拜,並結合了日本武士道精神,成為戰後支持日本文化的力量。所以他們不會為戰爭自省,不肯對戰爭作出道歉,不肯對慰安婦付給賠償金,凡此種種,是日本人與德國人不同的地方。因此,德國人很快從納粹陰影擺脫出來,日本人時至今日,仍然藏在戰爭陰影中。
在這種情形下,中國要解決釣魚島問題,只有擺出強硬的態度,所以,連日來,中國已派出多艘海巡艦到釣魚島海域巡弋,並鼓勵中國漁民到這一帶捕魚。日本船艦見中方態度如此高調,反而躲著不敢出來了。
也就在這個時候,美國國防部長潘尼塔訪問中國,在與中國副主席習近平會談時,習指日本購買釣魚島是一場鬧劇,應懸崖勒馬,並要求美國謹言慎行。潘尼塔見中國態度強硬,連忙軟下來說,已清楚告訴日本領導人有責任解決紛爭,並聲明美不偏袒任何一方,「我們努力平衡整個亞太地區,不是為了遏制中國,而是為了嚐試讓中國參與太平洋事務,擴展中國在太平洋扮演的角色,為中美兩大太平洋強權的關係創造新模式。」也就在差不多同一時間,日本野田首相承認,釣魚島國有化是日本政府錯估形勢所致。但搞事的其實不是日本,而是美國。如今美國見此路不通,另擇通道,正是「解鈴還是繫鈴人」,我們既已知道真相,也就不必深究,讓緊張的形勢得以鬆一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