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台合作機制化前景光明

2012-09-28 11:06:52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台商經醞釀多時,日前開拓出新的建制化平台,擴大了活動的範圍。值「首屆滇台經貿文化交流合作研討會」在雲南召開,台方具代表性的相關人士,分往昆明與會。這項研討會不僅涵蓋的領域廣泛,而且輻射的範圍遍及東南亞和南亞。台商一方面以往西南地區投資推動雙方合作項目; 另則適時利用國際性大通道,將產品輸出去,將原料或半成品引進來,分享東盟與中國(10+1)自由貿易區機制的嘉惠,締造經貿活絡的上好條件。因此,東盟成員國應該注意滇台合作的發展,承接並規劃新的商機。
 
台滇合作交流之會,標示的主題是「台企入滇、西進東盟、開拓南亞」。由於雙方在貿易、投資、加工、旅遊等領域,都有積極合作的廣大空間。所以無論是原來在何處經營事業的台商,都可規劃利用中國近年推動西部大開發的措施,大展鴻圖。按照「125規劃」,明確指出西部地區是中國重要戰略資源接續地,未來社會消費市場潛力巨大,加快西部對外與內陸發展,更是中國擴大內需當務之急。以往各方雖知道這般機遇難得,但卻缺乏交流合作溝通平台。縱使具備「投資拉動」的條件,一時也不易順利啟步,於今合作機制化為台企入滇開了大門,將能有所作為的機會不斷出現。
 
東盟10+1自貿區的建立,是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模範生」,自貿區全面運作短時期後,就做出了令人側目的貢獻。這次滇台合作平台研討會議高懸「進入東盟、開拓南亞」為主題,顯然是有意用東盟的金字招牌和開發南亞「未開墾處女地」願景作號召,招徠台企入滇協助實現生產總值和當地居民收入增速成長。雖然此目標非一蹴可幾,但至少引導台企為投資拉動的力量源頭之一。如果台企經營有成又間接進入東盟市場,享有區域經濟優勢,則為西部開發125規劃加分,一舉數得,是一種不錯的努力方向。
 
台企如果接納中方觀點,將現在視為舉辦研討會是「水到渠成,正逢其時」,從此建立台滇合作機制化平台,也堪說是一種理性抉擇。除了本身如做投資布局,可輕車熟路,省去不少迂迴氣力外,也使後來者有可依循的途徑。而且雲南是中國通往東南亞、南亞和印度洋沿岸國家的通道,逾4000公里長的邊境線,共有23個對外開放的口岸、8個邊境合作區,和11個海關監管的邊境貿易點,可算得是有了相當條件的商貿環境。目前入滇的台企已有507家,累積投資金額5.33億美元;另有已簽約的投資意向書,以當地狀況而言,前述投資還有限,離起碼要求還遙遠,但畢竟先驅者已出現。
 
125規劃今年開局,開發大西部是國家建設的關鍵環節之一,而雲南是西南地區重要門戶,也是中國當局列為11個重要經濟區率先發展的優先地位。在前文中,當地的開發環境已有了輪廓性的陳述,應可給予有意入滇發展的台商相當信心。得到125規劃重要支持的項目,則包括有基礎設施、城鎮、產業、生態和公共服務等,無疑有可觀的發揮餘地。透過合作機制化的平台,或由事主親臨勘履,將能找到滿意結果。
 
中國國務院台辦主任王毅於交流合作研討會致詞時,曾強調相關平台提供台商跳板優勢,前進東盟、南亞。這項說法的支撐力量,來自於東盟10+1自貿區的卓越表現,已為區域經貿整合提供示範和多元化的揮灑機會。台商在雲南經營有成,將還有更廣闊天地,可恣意開拓、投入。同時,由東盟加中、日、韓、印、澳、紐等6國所籌畫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RCEP)」亞洲自由貿易區,亦即所謂東盟10+6自貿區,已經具體化。屆時由西部開發而東盟10+1、東盟10+6自貿區,連結成一個涵蓋35億人口的自貿區,何其壯觀,及時推動遠景光明。
 
关键词:合作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