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債危機 泰國GDP恐蒸發3%

2012-09-29 21:51:15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歐洲巴克萊投資銀行出版的「新興市場研究報告」努力探討新興市場特別是亞洲的形勢走向,假設歐元區經濟在今年末季邁入衰退的條件成立,將成為新興市場最大的風險,並預估歐洲經濟衰退將對全亞洲帶來影響。
 
歐洲巴克萊投資銀行的研究報告指出,如果歐元區經濟在今年末季邁入衰退,將引爆亞洲地區經濟的全面倒退,其殺傷力相當於2008至2009年期間雷曼倒閉危機爆發衝擊力的約3分之2,那個危機時期亞洲增長率被剝奪3.7%,通貨膨脹大跌7.3%。如果最惡劣情況出現,歐元區經濟增長率會在此後的3個季度中退減剩餘3%,同時預期國際石油價格將大跌40%。
 
當歐元區GPD增長率縮減和國際石油價格大跌同時出現,會對此後第5、第6個季度影響最為深重。估計今年末季發生的歐元區經濟休克現象將難以抑制,就此對亞洲新興市場的增長形勢再作預測,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長減少1.5%,同時通貨膨脹減少4%,導致亞洲地區普遍陷入並不強烈的滯脹環境。如歐元區危機蔓延到廣泛地區,將導致金融市場出現畸形,類似西班牙、義大利無法獲得融資情況,或者與希臘危機更加類似的風險加大,最終對世界經濟造成影響,情況可能比巴克萊投資銀行假設前提預測還要糟糕。
 
報告對亞洲新興市場應對歐元區危機風險的策略進行預測,估計會危機會通過貿易、投資和信心影響三大途徑發生影響,並將世界其他新興市場對危機的敏感度進行比較發現,從基礎結構分析模式研究顯示,亞洲新興市場對歐元區危機的敏感程度小於其他地區的新興市場。
 
針對亞洲國家分別進行研究發現,歐元區危機對亞洲的影響與2008至2009年的雷曼危機有許多類似之處,不奇怪亞洲國家從上次危機中已經獲得相當免疫能力。巴克萊投資銀行的研究分析顯示,泰國、台灣和韓國受衝擊程度屬中等,損失約是國內生產總值(GDP)消失3%。同時,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規模較小但開放程度較高,且經濟上較依賴外國的亞洲國家,受影響深度更大,如新加坡GDP會去年減少4.8%,馬來西亞也會減少4%。但經濟增長受內部驅動力作用較大的國家如印度、印尼,GDP損失程度只減少0.4%而已,中國的GDP估會減少1.5%。
 
上述研究報告顯示,包括泰國在內的亞洲新興市場遭遇地區外部的歐元區經濟休克後,增長率會立竿見影地受到損失,但危機衝擊後,亞洲地區經濟經過2至3個季度就可度過最低點,呈「V」狀反彈和復甦,世界其他地區也呈類似特點。
 
路透社引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副總裁朱民的一段講話稱,歐債危機的解決仍有待較長時間,投資者普遍認為歐元區將在今年底出現經濟衰退,因為歐債危機解決措施幾度遭遇失敗。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歐債危機蔓延影響模擬分析預期,美國和日本GDP將降低1.5%至2%,中國會減少1%。如歐元區經濟陷入深度衰退,亞洲貿易將隨時出現狀況,因歐洲對亞洲商品的購買量約達3分之1,一旦歐元區經濟增長率減至零,亞洲的出口也會馬上顯示為零。
 
关键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