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全面右翼化‧釣魚島攤牌難避免

2012-10-04 10:18:08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雖然釣魚島主權爭議風波在聯合國大會的一輪較量之後,稍有緩和,中日雙方政府都將關注點移向內政。
 
北京要卯足勁拚18大,不容許國內再出現大規模的抗日示威遊行,這樣會轉移焦點,更可能擦槍走火。從18大延後兩周召開的情況來看,應該有這樣幾個問題需要達成幾代領導人的共識,一是常委的人選問題,這個問題本來已經解決,七常委的人選也已經內定。只是海內外輿論對汪洋可能落選不爽,而汪洋也沒有放棄努力,繼續展現改革派的領頭人形象,在表態支持中央對薄熙來事件處理上拔得頭籌,期待敗部復活。如此一來,民意能否改變常委會的既定決策,成了一個角力的點,更是一個觀察的點。
 
但更為重要的是,中共高層在18大習李體制到底打出怎樣的旗號,發出怎樣的改革資訊,既延續胡溫時代的主要政策方針,又能推陳出新,讓老百姓和海內外看到新時代、新氣象,尤其是改革新方向,這比改變一兩個常委人事案複雜重要的多,也是中共黨內新老領導層遲遲無法達成一致的原因所在。
 
同樣,日本也在卯足勁,拚未來的選舉。野田佳彥在釣魚島國有化問題上點火之後,日本國內吵翻了天。但是,對華強硬論,則毫無疑問成為了主流意見。竭力想在下次大選中,從民主黨手裡奪回失去政權的自民黨,選出了最右翼,也最強硬的前首相安倍晉三做黨魁,企圖找回當年自民黨小泉純一郎長期執政的那種態勢,以及安倍當年繼承小泉時,因楬櫫強硬的東亞政策所獲得的高人氣支持。而從目前的民調來看,安倍的支持率也確實超過野田很多。

為此,野田也不甘示弱,重組內閣,把黨內具有民意基礎的強人都網羅其中,最為矚目的就是挑選主張親美遠華的前外務大臣,也是黨魁挑戰者前原誠司擔任國家戰略大臣,顯示野田內閣將在強硬路線上走下去。不僅民主、自民兩黨展開了「比對華強硬」的競賽,未來大選中的黑馬,大阪市長橋下澈率領的「日本維新會」,也在釣魚島問題上開腔,主張強化釣魚島的實際管制力量。由此可見,日本政壇的重組較量,已經朝著整體右翼化的方向邁進。
 
如此一來,釣魚島風波雖然一時低潮,但中日雙方走回「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老路,似乎不太可能。對北京來說,經過這一波大規模的抗日示威(甚至有些示威還是地方政府暗中組織),民意要求收回釣魚島的共識已經形成,有關部門甚至在美國報刊登了全版廣告,強調釣魚島是中國固有領土,要是習李新體制在18大後放軟,無疑是給自己的施政製造麻煩,因此,即使咬著牙,也必須朝「強硬」的方向前進;對東京而言也一樣,在大選中各方都要「捍衛釣魚島主權」,這成了主要的競選承諾,因此,無論哪一方贏得大選,也不可能放棄保衛「尖閣列島」的重任,更何況,目前日本仍然維持實際控制釣魚島的有利局面。
 
中日雙方相持不下,有一種輿論認為,時間對中國有利。因為日本經濟已經20年低迷,一旦對華貿易或者在華企業萎縮,日本經濟將會崩盤。但日本強硬派持相反立場,認為日中膠著,雙方經濟都受打擊,但日本社會對這樣的困境承受力強,消化危機能力優化,而中國社會矛盾重重,經濟再滑坡,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導致社會危機,並對中共政權帶來致命打擊,因此,只要日本堅持不讓步,中國就會軟化。由此可見,在18大和日本選舉過後,雙方在釣魚島問題上,將會再度攤牌。

在這個暫時的相持階段,北京不能消極等待,而是要積極在兩方面努力,一是說服美國勸日本退讓,做不到也至少保持完全中立;二是與台灣對話,商量如何在維持兩岸政治現狀不變的情況下,合作保釣。因為戰略和戰術準備越充分,未來在決戰上就越佔有優勢。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