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員全力打贏新一波「掃毒戰爭」

2012-10-30 18:34:38 作者:udnbkk99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泰國「國家肅毒委員會」秘書長蓬沙帕警上將日前公開表示:政府將實施一項全面性的肅清毒品措施,涵蓋範圍廣泛。舉凡涉及毒品販運、買賣、使用、藏匿者,經線報並查明屬實,悉依法處置。同時為贏得這場「掃毒戰爭」,教育部亦受邀參與,組成適當單位,對學齡期間青少年中輟生,負起照管責任。從穎拉總理的積極態度,執行機構的審慎規劃和作為,使外界對於這次肅毒行動,獲得深刻印象。希望民間也能動員配合,將全國毒害減到最低,並建立肅毒永不鬆懈的觀念。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歸納當今流行於世、足以危害人類的重要毒品有六大類,那是:鴉片、古柯鹼、大麻煙、巴比妥、安非他命和迷幻藥等。這些毒品的共同性作用,有興奮、提神、鎮定等效果。初食階段,往往有精神舒適,甚至飄飄欲仙現象,極易使服用者上癮。一旦吸食上癮,不吸食的時候,則難過、痛苦到極點,終致影響人體健康、破壞生活結構,可謂是當今戕害人類的最大毒害,為人類社會帶來無窮禍患,因此掃除毒害乃是時時也不可鬆懈的事。

接觸毒品易於上癮,因此毒品隨伴著人類活動,「不離不棄」。而既得利益集團極縝密利用毒品的特性,靈活強化毒品的作用牟取暴利、操縱情勢,幾無往不利。無論何時何地,毒品體系都能形成牢固的網狀結構,推展毒品、擴大市場。彈性而有效的作為,使毒品的去化,有如水銀瀉地無孔不入,在一般寬鬆的環境,可大展鴻圖。遇到公權力能有效發揮、民間反毒觀念和行為健全的地方,毒品網路即伺機轉進,縱有損失也不致於傷及要害。顯然對付毒品集團「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作為,決策者要有積極立場、執行者要能鍥而不捨,否則難收抑制的效果。

泰國對處理毒品問題,從上個世紀迄今,先後累積了不少的經驗,也曾得到若干差強人意的成就。當年緬人坤沙在緬東經營鴉片種植、擴散,搞出個「金三角」來。在國際間固然攪成風風雨雨,全世界都感到困惑,但因地緣關係站在第一線的泰國,並非是在境外沿途攔截、多方設法阻塞其偷運管道、在境內懸厲禁嚴緝並重懲涉及毒品的有關人士。甚至在坤沙突於1996年1月向緬政府洽降,金三角餘孽化整為零,四處流竄後的活動,都曾為泰國政府和民間造成莫大壓力和考驗,所幸防範得宜,雖不免於損害,但未致嚴重氾濫,是不幸中的大幸。當新的一波毒品襲來時,相關動員掃毒經驗,仍應有所發揮。

聯合國2011年11月提出的一項緝毒報告說,從1990年代開始,「安型興奮劑(ATS)」取代了種植型類毒品如鴉片(海洛英、嗎啡),成為東亞和東南亞若干地區的毒品選擇。按日程算,正是坤沙投降而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等「黃金新金月彎」地帶種植的罌粟產地,遭國際力量介入強力剷除後,新一波毒品供應形勢。安型毒品包括安非他命和甲基安非他命,原是日本軍閥於二次世界大戰末期,供應給自殺飛機「神風特攻隊」飛行員使用的化學合成興奮劑。後經酌予修改而變為易於製造,且成本低、設備簡單的毒品,由日本島鏈傳往非洲、伊朗,再回傳到亞洲、東南亞、中南半島,到寮國設立據點,循湄公河水道分送,終構成了包括泰國在內的區域性毒品壓力。

在這次泰國政府當局宣布全國掃除毒害之前,泰國警方和海關等緝毒部門,從3月初起就次第傳出毒犯挾片劑安毒闖關遭緝獲的疑案。到6月20日止,單在媒體上報導的就多達四次,每次走私毒案數量之多,都能使人感到震撼。當時輿論已大聲疾呼,一面要鼓勵緝毒辛勤執法者的貢獻並予獎勉;另則立即積極全力掃毒,莫讓安毒肆意擴張,取代鴉片荼毒泰國人民。於今泰國當局已做了掃毒部署,採取了跨部會行動。希望這項掃毒行動能再次有所表現,莫使毒害蹂躪泰國社會。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