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逼美國表態背後的意圖何在

2012-11-06 17:03:47 作者:udnbkk99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美國總統大選已經到了投票前夕的關鍵時刻。歐巴馬與羅姆尼的選情膠著,主要還在於內政與經濟問題,對於美國戰略重心向東轉移的影響,並不會太大。與歐巴馬稍有不同的是,羅姆尼如果上台,對俄羅斯的關注將會加大,而對於東亞和中國,兩人並無太大的戰略構想差異。美國重回亞洲的戰略實施,因著中國崛起與鄰國的關係緊張而得以快速推動,東亞的許多國家競相邀請美國的軍事力量介入,並以此為籌碼,跟中國在領土糾紛上討價還價。
 
不僅如此,美國深知,在中國不想打仗的大前提下,與東亞國家的軍事結盟或者合作,除了出售一些高端武器之外,在經濟上並沒有可持續獲得的國家利益,而與中國日益發展的經濟互相融合,對美國來說變得愈發不可或缺。因此,美國在軍事介入亞洲的同時,也開始全面推動太平洋地區新一輪的經貿合作夥伴關係,以與中國抗衡。但是,美國的這波軍事威嚇與經濟整合的新策略,因為中日釣魚台領土的爭執風波,而遭遇嚴重的挑戰。
 
從表面上看,東亞兩大強國,也是世界第二、第三大經濟體的國家鬥得不可開交,對美國來說是好事,他即可以坐山觀虎鬥,讓兩強自相消耗;他也可以做仲裁者,左右逢源。從日美安保條約為基礎的軍事同盟角度來看,美國自然袒護日本,因為日本就是美國挺進東亞,遏制中國的「不沉的航空母艦」。但從經貿合作以及推動美國主導的國際議題來說,華盛頓又需要北京的配合。因此,在美國把包括琉球等地(包括釣魚台諸島在內)託管權交還給日本時扮演重要角色的季辛吉,就明確表態,美國應該在中日領土主權爭議上保持中立立場,以獲取最大的美國國家利益。但是,美國的這個左右逢源政策,正在受到中日兩國的夾擊,尤其是日本,正在千方百計要求美國表態,在釣魚台爭執上,美國是站在日本一邊的。在日美聯合軍演前夕,日本新任駐美國大使就主動向外透露,美國的立場並不中立,讓美國國務院相當尷尬。
 
國際輿論,包括海內外華人輿論以為,日本逼美國表態,依然是「拉大旗作虎皮」,要扭轉日本日益處於下風的狀況,更要預先防止中國可能在釣魚台問題上動武。這是小看了日本的處心積慮和深層的戰略意圖。其實,從石原慎太郎與索尼創始人盛田昭夫合著《日本可以說不》,到去年石原提出日本連美國的情婦都不如,而是「性奴」,顯示日本對美國只是利用日本遏制中國,但卻從經濟崛起到軍事崛起處處掣肘日本表達不滿。對美國的這種拉攏日本又限制日本的東亞策略,日本自民黨和民主黨都束手無策,難以反制,因此,石原和橋下徹等右翼勢力,期待通過所謂第三極的地方勢力整合,來奪取中央政權,隨後通過修憲等方式,改變日本尷尬的戰略處境。
 
可以這樣說,這次日本逼美國在釣魚台表態問題上,背後的潛台詞就是,要麼公開支持日本,並給中國壓力,讓日本打贏這場「尖閣列島」保衛戰,並由此扶持日本重回東亞龍頭老大的寶座;要麼華盛頓就應該放開在戰後占領持續至今的限制日本發展戰略武器,甚至包括核武器的立場,讓日本能夠真正走出戰敗陰影,重新成為軍事大國,與中國進行一對一的抗衡。
 
對此,美國必須深思。近代以來,只有日本不惜發動太平洋戰爭,對美國本土珍珠港,對美國的東亞利益,進行過致命的打擊。美國一旦放棄對日本的軍事限制,無疑放虎歸山,不但中國會深受其害,美國的東亞戰略也會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對此,美國、中國都不能不察,並有所因應。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