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主導金邊連串會議的重頭戲

2012-11-25 11:53:02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東盟成員國日前在金邊召開的一項會議中,推舉印尼為東盟參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RCEP)」的主導協商國家。這項決議,使東盟啟動亞太16國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以成立「世界貿易組織(WTO)」以外的最大自由貿易區的進程,再向前邁進一步。預料相關協商必可於明(2013)年1月間展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原則,將再添範例。對於區域各國的政府和人民而言,意義非常重大,其每一行動和際遇都應加以了解。而國際輿論強調東盟主導連串高階領袖會議中,啟動亞太區域整合談判乃最為引人注意的一項,更值得重視。
 
雅加達環球報報導,印尼貿易部長吉達指出,希望涵蓋東盟10國和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洲、紐西蘭的東盟10+6自貿區協商,能在2015年「東盟經濟共同體」成立之前完成,若仿歐盟的東盟經濟共同體,加上東盟10+6白貿區的光環相配合,則真是非同小可。實際上不僅是印尼方面有此願景,東盟秘書長素林和相關決策人士,幾乎都有這樣的想法。由東盟組織在區域經濟整合中當家做主,不僅是開發中國家晉階的象徵,也是拉動區域經貿和現代化環境接軌的主要力量。
 
「世界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在11月18日發布的「2013年東南亞經濟展望」報告指出,東盟10國2013-2017年的平均經濟成長率,預測將達5.5%,重回到世界金融海嘯前的水準;包括中國和印度在內的整體新興亞洲,預測將成長7.4%。這些數據出自經合組織的展望報告,無疑具有非常可靠性,而該組織的完全工業先進國家背景,做出於亞洲區域如此高段經濟成長的推估,相信是對亞洲崛起做了肯定,也是對歐洲先進工業國經濟提出擺脫衰退沉淪的忠告。雖然經濟成長率只是關鍵性指標中的一項,但權威預測的重要性卻毫不容輕忽。
 
經合發展組織對東南亞經濟成長的展望,對於亞太自貿區的建立,可謂是間接的點撥和啟導,對有心人的影響無疑是正面的。近年來,東盟若干成員一直領略到自由貿易的嘉惠,也從自由貿易得到逆勢成長的動力。南洋國家從少數的輸出製造業項目,逐次發展到多種原物料產品蓬勃成長,從而激發產能晉升,也享受前所未有的人口紅利。這段經歷促成東盟從10+1自貿區推進,逐次和日、韓、澳紐、印度分別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進而朝建立亞太跨洲自貿區的方向進發。不可諱言,要經濟成長,就得開發市場、經營縱深腹地,而建立新的自貿區,正是努力的正確方向。
 
東盟10+6自貿協定談判啟動,更還有深層的使命存在,即以確立區域經濟一體化做世界經濟復甦的基礎。東盟秘書長素林曾說,東盟10+6的成功,將進一步強化全球經濟重心從西方轉移到亞洲。而IHS環球透視亞太首席經濟學家畢斯華茲用另一種說法,形容該自貿協定的倡議,對亞太地區極具重要策略意義。其提供加速區域貿易與投資流動的架構,減輕東亞國家對傳統歐美出口市場的依賴,並提振亞洲開發中國家間的貿易。顯然各方面都對新的大型區域經濟整合,給予肯定、寄予厚望。
 
東盟主導召開的連串領袖會議,從東亞高階層會、東盟10+3領袖會、東盟─美國領袖會到若干項國際部長層級的接觸,印證了東盟組織的影響力在擴大。而金邊集會中,各方輿論的焦點,一度集中在亞太16國立場和背景差異,是否能使自貿區談判順利啟動。殊不料一切可能懸慮都未發生,連印尼的主導協商國家地位,也獲欣然接受,營造出和諧的氣氛。所謂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10年來亞太區域和平發展經濟,相關國家有實質成就,也得到精神上求同存異的同理心。全世界備受經濟衰頹的衝擊已久,對回復正常秩序期待殷切,亞太國家的整合發展,乃是一股必須的引導力量,理應當仁不讓,就從大規模區域經濟整合開始,承擔起應負的責任。
 
关键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