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應與中國合作 重點處理中東危機
2012-12-06 10:10:39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獲得連任之後,釋放出在亞太支持與中國有各種糾紛的國家,來抗衡中國,但在中東問題上,則顯得束手無策,這對世界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警訊。因為迄今為止,中東地區依然是引爆世界動盪的最大熱點,這個熱點包含好幾個難以解決的棘手問題。一是以以巴衝突為重點的以色列與阿拉伯世界的「難解」對立;二是圍繞著中東石油的爭奪;三是伊朗核武開發危機;四是恐怖主義威脅西方世界的挑戰;五是敘利亞持久內亂的問題。在中東議題上,美國既是「問題本身的一部分」,又是能夠協調防止危機的唯一超級大國,地位重要,角色弔詭。
從美國外交傳統上看,中東問題的處理,歷來排在華盛頓外交最優先處理的位子上,甚至為此可以不斷發動局部戰爭。但是,從目前的態勢來看,歐巴馬政府對中東問題的關注,不但與小布希時代難以相比,還出現了很大的偏差。
在他第一任總統期間,歐巴馬全力結束毫無勝算的伊拉克戰爭,並為撤出阿富汗制定了時間表。本來,國際輿論以為,歐巴馬在結束美國發動,但在中東和全世界並不受歡迎的兩場反恐戰爭之後,會有新的錦囊妙計,來開創美國的中東外交新時代,推動全球和平的發展,誰知,歐巴馬在外交上持續高唱「重返亞洲」的戰歌,卻在中東議題上原地踏步,毫無進展。
首先,在以巴問題的處理上來看,歐巴馬無法約束以色列右翼總理內唐亞胡的強硬政策,推動以巴和談朝兩個國家和平共存的方向走;卻又在聯合國大會上,與不到十個國家攜手,抗拒巴勒斯坦成為聯合國觀察員國地位,形成與世界大多數國家意志背道而馳的局面,既尷尬又顯得沒有能力。誰都知道,以巴問題的最後解決方法,就是巴勒斯坦建國,巴勒斯坦成為聯合國觀察員,可謂是第一步,將促使各方來推動和談過程,同時也提升巴勒斯坦人的自信心。美國持反對立場,卻又不能鼓勵以色列談判,這是美國在中東地位衰落的一個象徵。
其次是埃及民主化進程的問題。在阿拉伯之春中,美國迅速拋棄盟友穆巴拉克,以為埃及會走向美式民主;誰知,出身穆斯林兄弟會的新總統,不但搖身一變成為穆巴拉克式的超級總統,還有可能把埃及變成強硬的伊斯蘭國家。這種情況,將同樣出現在美國打了兩場戰爭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換句話說,隨著中東「民主化的進程」,美國在中東的盟友越來越少,而對手則越來越大。說美國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一點都不為過。
再次是伊朗核危機和敘利亞的人道危機,美國喊了很久,卻拿不出有效的措施。這不但讓美國的西方盟友失望,也讓期待美國發揮世界領袖力的國際社會失望。除此以外,歐巴馬在大選中高調承諾,美國將減少對中東等地的石油依賴,轉而開發自己境內的石油,以創造就業機會和促進經濟發展,但在外部世界看來,美國因為在中東的影響力式微,大有棄中東而去的態勢。
其實,歐巴馬應該清楚看到,中東地區是不能輕易撒手不管的,美國稍有「撤」的姿態,以色列和伊朗等國家,都有動手打仗的可能,最終還是要把美國拖進去,而那個時候,美國就被動了,世界更要遭殃。因此,美國可以重返亞太(其實根本就沒有離開過),但應該與中國和平共存,使中國成為美國處理國際棘手挑戰的夥伴,而不是讓中國成為與美國決戰的對手。與中國關係理順了,美國就可以放心處理中東問題,而避免讓中東成為引爆世界大戰的火藥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