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大都會區車輛空污嚴重

2012-12-23 12:15:22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曼谷大都會政府(BMA)日前透露,由於受到當局所實施的首次購買汽車減稅政策影響,使機動車輛快速增加。大都會區域內交通壅塞,連帶造成空氣汙染,逾38萬1,184位通勤人士為感染呼吸道疾病所苦。罹諸如氣喘、過敏症的患者,較過去7年勁升,每年曼谷人有此類徵候者約達2萬到3萬人。官方的這項數據,顯示出問題的嚴重性,已面臨非積極有效處理不可的程度。相關各權責機構,應該分頭制定緩解的計畫,及時推動,通勤居民也該有適當配合,一同化解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失衡危機,減少損害程度。
 
政府當局實施首購汽車給予稅賦折扣辦法,以鼓勵民間踴躍添購機動車輛代步。相信是非常時期使用租稅政策,協助生產事業活絡市場、維持就業人口、提升生活水準、紓解發展困難政策的一個環節。基本上這是一個治標措施,且不宜使用太長期限,應適時退場,免得影響到正常發展秩序。從2008年美國搞出世界金融海嘯,隨後歐債問題蔓延,亞洲市場放緩。一波接著一波,衝擊經貿市場,逼得全世界都喘不過氣來。於是各經濟體採用權宜政策,乃是非常時期普遍現象。遇到實施期間有難以適應的困難,立刻進行檢討,做出妥善調整,是處理問題的對策之一。曼谷空氣汙染惡化,由新機動車入市太多引起,允宜等謀減輕。
 
政府鼓勵買新車,到10月31日止,到曼谷掛牌的有29萬6,553輛,使目前曼谷大都會的汽車總數達到73萬4,934輛。原來的道路交通設施,已經超出車輛飽和需要。再擠進來近30萬輛新車,加上各型機車、摩托車、拼裝車,憑常識就能知道,駕車進曼谷大都會,非壅塞不可。而且即使政府當局的關鍵基礎設施已經開動,再怎麼趕工,也難使路網完成。所以車子開不動,機動車輛排出的廢氣影響到通勤一族的身體健康,在短期內似乎只能求其減輕。
 
因此,政府當局在減輕曼谷大都會區空汙和交通問題上,已然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尤其是,瀰漫天空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氮二氧化物、粒子微塵、煤煙的成分黑碳、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甲烷、都會煙塵的主要成分臭氧等。都是聯合國環境規畫署(UNEP)和世界氣象組織(WMO)確認可汙染人類健康甚至致人於死亡,以及增加全球暖化速度的汙染物。和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同列為應無保留遏止的對象,泰國政府當局沒有任何理由規避責任。
 
國際對於抗暖化和防空汙保健康的重要議題上,目前有兵分2路的趨勢。一方面是由京都議定書推行遏止溫室氣體排放,做抗暖化的治本工作,目標是2050年以前減少排放2氧化碳50%,以避免21世紀前發生毀滅性後果;另方面是由美國主導,籌組氣候和清潔空氣聯盟(CCAC),以減排生命周期較短的氣候汙染物,也就是前述瀰漫於天空的汙染項目。該聯盟既抗氣候暖化,也保障人體健康,和京都議定書的作為殊途同歸。不過所不同的是短期策略,較易實施且能收若干效果,現在已有25個國家加入,正待進一步發展。
 
曼谷大都會受汽車廢氣困擾,除了泰國本身行政體系應採取行動,整合各部門作業,進行排除汙染外。嘗試與國際性的氣候組織接觸,加入如氣候和清潔空氣聯盟之類機構,一同努力。該組織正啟動一種在汽車和卡車上,安裝特定過濾器、改用含硫量低的柴油,來減少黑碳排放的辦法。如果能設法也在泰國汽車上安裝過濾器,應是一種突破性的選擇,值得籲請協助。
 
曼谷通勤一族受空汙影響健康,應做適當自衛,大家在汽車壅塞廢氣排放問題未得根本改善之前。可先購置優質口罩備用,遇到汙濁空氣出現,立刻戴上口罩,減少被汙染的可能性。同時要集合各方面力量,促使氣象機構於尖峰期間增播空氣浮塵微粒數,以供馬通勤族參考。
 
关键词:曼谷大都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