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全球製造業競爭力 中國第一
2012-12-27 11:50:18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台北訊】台灣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26日公布「2013全球製造業競爭力指標」報告,中國蟬聯全球製造業競爭力之首,台灣居第6位;報告也預測,未來5年,美國、日本、德國等傳統製造業強國的優勢,將逐漸被中國、印度和巴西等國取代。
勤業眾信所屬的「德勤全球製造業團隊與美國競爭力協會」,每兩年舉行一次「全球製造業競爭力指標報告」,針對全球550位製造業執行長與資深領導人發出問卷並進行分析。
根據報告,2013年全球製造業競爭力前10強:中國、德國、美國、印度、南韓、台灣、加拿大、巴西、新加坡、日本;報告也預測,2018年全球競爭力前10強:中國、印度、巴西、德國、美國、南韓、台灣、加拿大、新加坡、越南。報告指出,中國是全球製造業競爭力國家之首,未來5年內,中國也穩居榜首;但5年後,德國與美國將下滑至第4、5名。
此外,原居第6名的台灣,5年後將下滑至第7名,日本則將跌出10強之外,落到第12名,改成越南擠進第10強。報告分析說,台灣擁有高度經濟自由與完善的製造業產能,都是促進競爭力提升的原因,但台灣缺乏天然資源,導致過高的能源與原料成本,則是削弱台灣競爭力的主因。
報告也顯示,5年後新興國家的製造業競爭力將大幅提升,印度和巴西分別搶占第2、3名;儘管美洲國家製造業仍有優勢,但這些競爭優勢將逐漸轉向亞洲地區,5年後的前15名國家中,其中10名是亞洲國家。報告指出,85%的高階主管同意,美國、德國、日本擁有高階製造業所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性人才;58%認為,中國大陸在人才的可得性上具有競爭力,40%認為,印度具有人才競爭力。
90%的高階主管認為,中國和印度在當地成本與勞工供應上有高度的競爭力;40%則認為,美國、德國及日本在勞工成本上有競爭力。50%的高階主管同意,印度和巴西在供應商網絡上具有高度競爭優勢;80%贊同,美國、德國及日本在供應商網路具有較高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