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區域經濟整合的嶄新里程碑

2013-01-05 11:47:19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東盟和印度,日前在新德里舉行由辛哈總理主持的一項高階層會議,同為雙方結成對話夥伴20周年相慶賀。會議期間又完成了東盟、印度綜合性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且將雙方關係提升到「戰略夥伴」層次等活動。一連串綿密接觸,不僅深具歷史性,更把東南亞和南亞的經貿紐帶關係,做進一步推升。在國際經濟動盪不安的環境下,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尤其能產生穩定的力量,重建發展軌道,意義非同於尋常。
 
東南亞國家和印度之間,壤地相鄰或隔海對望,於地緣方面是無從分隔的。但是在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影響操弄下,能夠維持對話20年,並以10年的時間把經貿整合到自由貿易協定的程度,對雙方而言困難度都很高。所以主持這次慶祝對話20年高階層會議的印度總理辛哈,強調新德里盛會,是印度「東望(Look East)」政策得到了重大成就。並稱譽印度─東盟綜合自由貿易協定,是兩大貿易夥伴間經濟合作的嶄新里程碑。
 
印度─東盟綜合自由貿易協定所涵蓋的內容,包括有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投資協議等三個主要部分。按照共同約定,文本將在相關各國的民意機構正式通過後始簽署,時間排定在2013年8月間。這次雙方磋商這項冠有「綜合性」字樣的自由貿易協定,需要用10年長久的時程,而在整個程序上又復如此慎重其事,備受矚目。但如能注意到國際金融海嘯發生後,舉世對由歐美全力推動的「全球化」經濟體制不再信任,改以區域經濟組織方式發展經濟,其運作程序較以往愈為重要,應能理解。
 
按照外界所能得到的資訊,此項自貿協定的運作,不僅促成東盟和印度間進一步經濟整合,而且要為東亞全面經濟整合做出貢獻。雙方秉持這樣的觀念,和亞洲崛起、且將承擔起引導世界經濟復甦使命,有其一定程度的關聯。歐美既然經濟已告衰頹,由亞洲當家,理當有更具規模、更有豐碩實力的區域組織來共襄盛舉。而將於1月稍後就告啟動談判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RCEP)」自由貿易協定,東盟和印度都將參與。以往的談判經驗和「求同存異」精神,定可供另稱為「東盟─印、澳、紐、中、日、韓(10+6)自由貿易協定」磋商的參考,加速完成必要程序。
 
東盟印度自貿協定在正式運作之前,雙方每年貿易總額約為800億美元,印方預期到2015年可增至1000億美元,再過5年也就是2020年,將達到2000億美元的高紀錄。事實上,以東盟印度自貿區的遼闊幅員和豐碩原物料項目蘊藏, 一旦有效發展並達到嫻熟運作境界,則各項關鍵指標數據,當可加一番或甚至數番。以東盟10+1自貿區建立啟動才2年,雙方2012年貿易總值就有了近4000億美元的紀錄。原預估到2015年可達到的年總值5000億美元,可能提前2年、也就是2013年就告實現。單是貨物貿易一個區塊成長如此,若再加上服務貿易、投資協定的紅利,無疑是非常可觀的。
 
經歷10年籌謀切磋咨商完成的東盟印度自貿協定,還有更多高瞻遠矚的重點,內容多樣。包括對區域內中小企業的扶植、次區域的發展、湄公─干加合作、孟加拉灣多元科技暨經濟合作架構倡議、柬寮越發展三角區、印尼大馬泰國成長三角區、大湄公次區域暨東盟湄公盆地發展合作等。每個重點企畫案都具備開發價值,其中若干項目且已啟動。印度外交當局表白,印度和東盟國家間的結合,已到了「起飛點」,有欲罷不能之勢。
 
泰國當局已準備好,於4月間完成民意機構通過該案的程序,以配合全案進度。事實上,泰國在建構東盟─印度自貿區內陸海空交通網絡的作業,如印度東北、緬甸與泰國的公路連接案、三方沿邊通道闢建案、泰緬合建達威港與印度海港交通線等都將和自貿區規劃的交通企畫契合,使逐步啟用。
 
关键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