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尼克森百歲冥誕回顧中美歷史
2013-01-14 10:28:15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美國故總統尼克森9日百歲冥誕,尼克森的家人和昔日部屬在華府著名的五月花飯店舉行紀念晚宴,有軍禮儀式,並由其長女為代表,向這位美國第37任總統獻花致敬。
每一位政治人物的一生都有功有過,但對尼克森來說,可以肯定功大於過。正就是他,與他的國務卿季辛吉合作,達成了恢復與中國斷絕長達22年的國家關係,並且在他任內撤退了在越南打仗的55萬美軍,而且與蘇聯開始了限武條約談判。
所以,在晚宴舞台上以藍色布幕為背景,上頭寫著「生日快樂,尼克森總統」,下方則寫著「愛國者、總統、和平締造者」,為尼克森一生下了這樣的註解,他當之無愧。
當年恢復中美邦交的談判,是在北京開始舉行的,參加談判的四人,包括毛澤東、周恩來、尼克森、季辛吉,如今只有季辛吉一人仍在生。那真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互相敵對的中美兩國恢復關係,談判從1972年2月21日到28日,當年被稱為「改變世界的一個星期」,周恩來一直陪著尼克森到處走,最後在杭州西湖的園林中與尼克森草簽了「中美聯合公報」,從此中美關係有了逐步發展的機會。
固然,歷史是不可能「假設」的。但當年要不是金日成去求史達林,史要他去問毛澤東,毛受寵若驚地回應了史,就不會有替金日成「火中取栗」的那場韓戰,中美不會在戰場上相見,美國也許很早便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又假如蔣介石沒有美國第7艦隊庇護,他在台灣復行視事,也不可能長期有中華民國在台灣了。
再假如沒有毛澤東與赫魯曉夫意見分歧,中蘇沒有分裂,中蘇軍隊沒有1969年的珍寶島衝突事件,毛澤東也不會找他的美國老朋友斯諾訪華,透露中國想與美國發展關係的意圖,以此來取得國際關係的平衡,那尼克森也不會訪問中國,由此改變了此後數十年來世界的歷史。總之,說到底,尼克森對中國、對整個世界是大大作出了貢獻。
導致尼克森辭職是「水門事件」。其實,水門竊聽事件是完全沒有必要的竊聽事件,發生在1972年6月17日凌晨,在華盛頓水門大廳6樓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辦公室。當時尼克森競選連任,形勢大好,連任機會極佳,沒有必要向其對手竊聽。但他野心太大,希望大選時把國會參眾兩院從民主黨手裡奪回來,於是,在競選總幹事、前司法部長密切爾和其他人主導下,只派五人潛入民主黨辦公室裝竊聽器,但裝得不好,失靈,於是又有五個綽號稱為「水管工人」的傢伙,6月17日摸黑再進入水門大廈,被守門的黑人碰個正著,結果五個穿著整齊西裝的「工人」全被捉起來。
事件發生時,「紐約時報」也沒有當作一件大事,是後來「華盛頓郵報」的兩名記者深入挖掘,加上聯邦調查局的副局長馬克.菲爾特在老局長胡佛死後,尼克森沒有拔擢他,懷恨在心,就與記者合作,對尼克森痛下殺手。
尼克森本來也可以推卸責任,把罪推到部下身上,但他卻不肯交出白宮辦公廳的全部日常錄音帶,特別是其中涉及水門事件談話的一卷錄音帶,他死也不肯交,怕連累了他的部下。最後他終於不得不提出辭職,使事件宣告結束。
但身為一國總統,從最高峰跌了下來,不是一件很容易接受的事。他離職之後,患了嚴重的憂鬱症,在家裡躺了足足兩年,不肯見人,也不肯到外面走動,已是處於半瘋狂狀態。到1994年4月8日中風,4月22日逝世,享年81歲。墓碑上刻著的字,與百歲冥誕所寫的字相同「歷史所能賦予的最高榮譽:是和平的締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