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政府應嚴格執行禁售象牙產品

2013-01-19 12:21:35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世界自然基金」15日敦促泰國禁止所有象牙貿易,並語重心長告知,外界對於象牙產品需求攀升,將使非洲象群遭非法盜獵如雪上加霜。這番話語公然提了出來,對於向有象國稱謂的泰國各界,是件甚為難堪的事情。但是該保育團體舉證歷歷,大量來自非洲「血象牙」加工製成的各類裝飾,在泰國商店展售予觀光客,或走私到各地。本來在泰國賣非洲象牙是違反國際公約的行為,執法當局宜加檢討改進,民間商號更應妥為收斂,莫貪圖厚利而壞了國家聲譽和地球生態平衡。
 
聯合國會員國大會早在1989年就制定一項名為「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由當時的全體175個會員國簽署並付諸實施。這項又名為「華盛頓公約」的維護生態多樣性法律,對國際象牙買賣懸令禁制。泰國是聯合國會員國,對於公約厲禁,當然應該徹底執行;另泰國和象類的密切關係,源遠流長,早年一般人家甚至將馴養的大象視為家庭一員,遣專人相伴,同甘共苦。現在生活環境雖然改變,但泰民族愛象的潛意識還深,對大象「喪生」,應仍不忍。所以無論其為泰象還是非洲象,都該加以愛護,要從感情面促成人類不可輕易殺戮大象,使之永續生存。
 
歷來禁止象牙買賣公約的執行,顯得相當鬆散,從1989年到2011年的22年間,國際象牙貿易竟不減反增。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指出,先是2008年非洲「合法」賣掉73噸象牙,刺激了象牙的非法貿易。而亞洲人民的強勁需求意願和非洲非法盜獵歹徒間,就此釀出「默契」,以致迄今已有158.5噸象牙,循各走私管道從非洲流進亞洲。其中泰國買進非洲盜獵來的象牙,多達23.6噸,算得是數一數二的買家,依次香港、台灣、越南、菲律賓、日本、馬來西亞等,也各有進帳。終而非、亞一小撮獵殺大象,倒賣象牙以牟暴利的既得利益集團分子,破壞文明社會律法倫理,形成極端偏差。
 
國際生物保護組織「野生生物貿易監控組織」曾於去(2012)年年初公布,2011年是非洲大象際遇最壞的一年,估計非洲地區約有3000隻野象遭非法盜獵,並鋸掉長牙後棄屍荒野。同時亞洲人出沒非洲者絡繹不絕,這些人物成為非洲供應源和終端使用者之間的橋梁。他們的作為,勢必為非洲大象和其他野生生物帶來一場浩劫,攪亂掉生態的平衡。相關資訊和國家地理雜誌等陳述的數據相比對,大致都能吻合。這次「世界自然基金」關鍵人物現身,促請泰國認真執行禁止買賣象牙的公約,是有道理的。
 
其實,野生生物生存,近年備受人類人口增加和氣候失衡所衍生的壓力,以致珍稀生物越來越多淪入危機。更因大象體態龐大、本身又具有人類垂青的珍貴長牙,歷來就是受追逐獵殺的目標,想要加以保護,其難度是相當高的。加上亞洲地區近年經濟成長快速,各地居民口袋有錢,就會千方百計用錢弄點過去想要而要不到的東西,象牙製品成為爭取的主要對象之一。所以除了提醒各國要強化執行禁令,還要籌畫防盜獵的靈活措施,而且相關作為,由計畫到執行都該密切聯繫,相互配合,以求奏效。
 
生物保育組織間,流傳著「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的見解,這種觀念和聯合國的保護物種生存從嚴禁貿易做起的精神,有異曲同工之妙。按國際換算方式,約11磅相當於一條象牙,泰國自1989年以來用掉23.6噸象牙,要殺掉多少隻大象才夠數。若權責機構再不下決心做禁絕的處置,將來還要殺掉多少?「上天有好生之德」,維護象群生機,已經沒有退路。因此趁國際組織向泰國疾呼的機會,立即採取禁售象牙產品的行動,同時也和非洲產象國家聯繫,一同展開復育野象工作,莫讓從容尊貴的大象群失去生機。 
 
 
关键词:政府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