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壇大地震
2013-02-02 11:32:32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台北政壇傳出閣揆陳確定去職,行政院長將由現任副院長江宜樺接任,交通部長毛治國接副院長,內閣人事將出現大地震。如果加上執政黨內不斷傳出異議,反對馬英九續任國民黨黨主席,馬英九往後3年的領導威望,有可能持續遭遇挑戰,內閣人事也很難持續穩定,馬英九諸多改革腹案也將面臨考驗。
馬英九從第二任勝選以來,民意支持度持續偏低,除開國際金融及經濟情勢普遍走低,台灣又是以出口為導向的經貿格局,無法擺脫大環境的影響外,馬英九推動的各項改革,特別是年金改革,觸動軍公教退休人員的既得利益,而這些又多屬藍營的支持者,諸多不利因素,讓馬英九施政更落入內外交困,民意支持度自難提升。為求人民有感,馬英九也只能更盡心盡力於改革。
加上最近民進黨發起的火大遊行,要求換內閣,馬英九此時調整內閣人事,而且一舉更換了閣揆和副閣揆,等同解散和重組內閣,這不僅是回應在野黨,更是執政團隊內部權力結構的大洗牌,除開具有朝野對應的效應外,更涉及未來2014和2016兩場選舉的布局。內閣重組若未能提振人心,讓人民有感,後馬英九時代或將提前到來。
早先,從總統府發言人拒絕就傳聞提出評論,以及馬英九面對記者提問時說,對於內閣的表現,一直都在進行觀察與評估,如果有需要做任何的變動,會在適當的時間向大家說明云云。加上台灣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任期將屆,政務委員薛承泰借調期滿,桃園縣升格為院轄市,預示人事調整已是箭在弦上。與其微調,不如全盤重組,予人一新耳目之感。
再就國民黨內的權力結構觀察,台北市長郝龍斌兩屆任滿,馬英九心中應有內定人選,外界普遍看好新北市長朱立倫和江宜樺,但黨內另有挑戰者,如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之子連勝文,以及台北市選出的立委,也是率先反馬英九連任黨主席的蔡正元。如今江宜樺出線,當然具有十足的震撼效應。
馬英九選擇江宜樺和毛治國重組內閣,同時意味著內閣人事在短期內將不會有選舉酬庸。此舉至少有一個作用,即預告在馬英九任內,郝龍斌和現任台中市長胡志強,都無組閣希望。朱立倫雖被看好,但也不在預選之列。
江宜樺出任閣揆,也預告了世代交替已經到來,寄望於黨內官僚青壯派更能有效執行改革。擺在眼前的就是年金改革方案,這不僅是軍公教的18趴優利存款即將走入歷史,還牽動社會保險的世代差距和貧富差距之間的諸多矛盾,馬英九形容可以安定30年,不必擔心保險破產。江宜樺若能在閣揆任內闖過這一關,等於為馬英九的歷史定位推上了新的高峰。
為保改革還是保政權,如何為其定出優先序列。這是馬英九在任期內尋求個人歷史定位的難題,就內閣重組的方向觀察,馬英九顯已選定保改革重於保政權,或說以改革績效維繫政權。是以台中立委補選馬英九沒有現身,竹南鎮長補選也看不到馬英九。但馬英九會直接為年金改革親自上火線和媒體直接對話,輕重分明。但黨內公職和從政官員多數會選擇保政權重於一切。
從年金改革觀察,馬英九好像在玩一場類似「朝三暮四」的大遊戲,在追求公平和挽救社會保險免於破產的關頭,注定吃力而未必討好。在民調趨於谷底的當頭再下重藥,執政黨內還想選舉的政治人物包括朱立倫在內,相信都不願為此跳火坑甚至下地獄,馬英九也只有提拔青壯派的政務官並委以重任;而且也只能堅持留任黨主席才可能指揮黨籍立委支持改革。
從年金改革理解內閣重組,台北政壇傳出人事大地震始有積極意義。後馬英九時代就算因此提前到來,也只能說政治從來就是一場接著一場的非理性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