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錢進錢出中國看兩種中國人
2013-02-13 10:11:20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春節期間,是海內外華人闔家團聚,共度新春的最好時光,當然也是一個家庭最需要花錢的時候。在全球化的時代,移民和外出打工,成了支撐家庭的重要經濟支柱。根據世界銀行在1月底公布的資料顯示,美國的移民勞工去年對家鄉親人的匯款,總額達到驚人的1200億元,在世界各國中高居首位,其中中國人匯到家裡的資金達134億5000萬元,僅次於墨西哥人匯回家的230億元。
從全球的角度來看看,去年匯回家鄉的錢達5300億美元,其中中國僑民匯回家的錢是607億元,僅次於印度人的618億元。可見,中國人匯回家的資金是不論從美國或全球匯入的總金額,中國都位居第二。從這個資料可以知道,美國雖然遭遇金融危機,經濟復甦遲緩,但依然是外勞打工賺錢,養家活口的「天堂」,境內有多達4280萬移民,占美國總人口的14%。因此,不論如何批評美國,美國是世界上最為開放的國家,仍無須置疑,而這也是美國的軟實力所在。
從全球的角度來看看,去年匯回家鄉的錢達5300億美元,其中中國僑民匯回家的錢是607億元,僅次於印度人的618億元。可見,中國人匯回家的資金是不論從美國或全球匯入的總金額,中國都位居第二。從這個資料可以知道,美國雖然遭遇金融危機,經濟復甦遲緩,但依然是外勞打工賺錢,養家活口的「天堂」,境內有多達4280萬移民,占美國總人口的14%。因此,不論如何批評美國,美國是世界上最為開放的國家,仍無須置疑,而這也是美國的軟實力所在。
令人感歎的是,另外一個令人吃驚的資料顯示,隨著中國反腐力度的加大,中國資金外逃的速度也在加快,而中國政局的不穩,體制改革的滯後,私有財產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則導致企業家的資金也在大幅度的外移,而最矚目的目的地也是美國。這又從另外一個角度顯示,中國政府和民族主義民粹主義者激烈批評美國,但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美國還是一個最為安全的國家,也是最有效保護私有財產、保護人權的國家。以至於從維權律師陳光誠到「打黑英雄」王立軍,都選擇到美國領事館尋求庇護。
回到僑民匯款回中國以及中國熱錢流向美國的現象,我們就可以看到,中國雖然發展迅速,但是社會的貧富差距依然巨大。正派勤勞的中國移民或者打工者,延續了100多年來華人在海外尤其是在北美浴血奮鬥、刻苦耐勞、追尋美國夢加拿大夢的傳統。他們沒有特殊背景可資利用,沒有「好爸爸」、「好媽媽」或者乾爹乾媽的關愛,也沒有制度上很多的漏洞可鑽,可謂是無權無勢無錢的一群,但是,他們背負著家庭的重責大任,要改變國內貧困的生活,要讓家人有尊嚴的生活,要讓孩子們有好的教育,要讓父母可以安享晚年,因此,他們在海外孤軍奮戰,克服語言文化人際關係的不適應,不挑肥揀瘦,凡能賺錢的,重活苦活累活統統都幹。而且,他們自己省吃儉用,衣食住行都不那麼「中產階級」,把錢寄回家去,以自己的辛勞,改變家人和下一代的命運。不僅如此,由於他們大量的匯款進入中國,直接或者間接地幫助了國家提升「外匯存底」的數字,為中國崛起為世界經濟大國,發揮了添磚加瓦的作用。
反觀那些不斷把巨額金錢轉移出中國的人,他們有充沛的政治資源和社會資源,家庭背景非富即貴,是當今中國最有權有勢的一群,他們嘴上說著最愛國的話,私底下卻在努力掏空中國,掏空中國的農民,掏空中國的老百姓。他們在中國過著奢侈的生活,同樣,他們憑藉著轉移出海外的龐大資金,照樣出入豪宅,駕駛著豪車,在賭場一擲千金,養著二奶三奶,過著不是帝王卻不輸給帝王的生活。這樣的一群人,與在海外辛苦打拚的一群人,構成了今天海外華人社群的奇特景觀。
在歡度春節這樣的時刻,我們向在北美努力工作、回饋家庭的華人致敬,同時也期待那些「得天獨厚」的「天之驕子」,能夠重新審視和反省其「成功經歷」,在北美特殊的環境中,接受民主人權以及慈善助人的價值薰陶,善用手中的資源,能夠做一些回饋同胞人群、回饋社會社區、回饋祖國的正面好事,這比一味奢華浪費,要有價值得多,也會更有做好人、做善事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