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國家:天堂中的地獄 窮國裡的樂土
2013-02-16 11:39:42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農曆蛇年來臨,一元復始,大家都冀求年年生活幸福快樂,因而在此特別談談近兩年世人常常談到的幸福國家。
杜拜樓高169層,耗資40多億美元的哈利法塔開幕的時候,舉世驚艷,眾目之下,杜拜突然由富變窮,以往燒錢享受,今日舉債度日,變成兩個極端。同樣地在全球最富有的西歐,居然出現歐豬4國,向歐盟求乞,形成另類極端。亦同樣地,在兩岸4地,港澳的大陸化,大陸的物質化,台灣的族群化,更和過去,變成特殊極端,經濟進步,但人民會快樂嗎?
無數的極端,更出現於地球的每個角落。美國的紐約,差不多是國際第一都會,有象徵繁榮的曼哈坦區,亦有代表貧困的哈林區,住的主要是非裔,就算在美國的其他地區,非裔與白人,彷彿是兩個不同的階層。
在歐洲,比較少非洲裔,但同樣是白人的國家,仍然有很大的差異,且是天大的差別,早期的歐盟12國,被稱為富國俱樂部,因為它們來自最富有的西歐國家。但富有之中,又分大富與小富,甚至真富與假富,其中號稱地中海俱樂部的葡萄牙、義大利、希臘與西班牙,又被稱為歐豬4國,因為欠債纍纍,等待屠宰也。它們是小富與假富,至於其餘的11國,是大富與真富,人均生產值的全球排名,都在20名以內,歐豬4國則排名第25至37,其中葡萄牙的人均生產值,竟然是排名第一的盧森堡的23%,至於3年前加入歐盟的保加利亞,竟然不足盧森堡的5%,因此它只是新丁,並非新貴。
這無疑是西歐與東歐的差異,而最大的差別,竟然是東歐的極東,介乎烏克蘭與保加利亞之間,1991年脫離蘇聯獨立,加盟共和國已經貧困了,這個名為莫爾多瓦(Moldova)的成員國,更是赤貧,沒有任何資源,包括旅遊資源,只有過份耕種的農地,以往受蘇聯的補貼,如今失去補貼,猶如西藏,萬一獨立後經濟會更差,工資平均每天不足2元,因此貧窮率高至75%,羅馬尼亞已是30%,且失業率超過30%,國家則以黑工出口,走私活動,以至地下經濟聞名全歐洲,因此人均生產值達不到盧森堡的1%,是天堂中的地獄。
同樣達不到1%,甚至只是莫爾多瓦50%稍多的又是亞洲差不多最貧窮的不丹,雖貧亦樂,竟然完全脫離人均生產值的經濟標籤,另建一套只有4個標準的快樂指數:第1是文化傳承,第2是自然環境,任何水力發電、林木採伐,以至礦產開採,都不能破壞佛教文明,影響自然生態;第3是自給自足,第4是人性發展,不丹自耕自足,物價便宜,食物充足,社會和諧,醫療教育,全部免費,因此見不到小偷與妓女,皇室交出政權,國會沒有政黨,因為全國並無政治分歧,人人自由,個個平等。
因此經濟平穩增長,人民壽命持續延長,1960年只有37歲,今天已超過70歲,若以物價平準計算,不丹的人均生產值是莫爾多瓦的26倍,甚至比印度高出55%,因此幸福指數比美國高,差不多是全球最高。
莫爾多瓦施政失誤,人民痛苦;不丹目標正確,人民安居,因此幸福指數,有別於經濟指標。在兩岸四地,今日的人民,並不一定比昔日的快樂。昔日中國大陸的吃苦,港澳的捱苦,台灣的刻苦,仍有理想目標,精神寄託。到了今天,所需要的反而是,台灣政客的參政為公,港澳政府的施政為民,中國大陸政權的還政於民。溫家寶工作報告裡的「讓人民批評政府,監督政府」,在現實政治中,卻把有意監督政府的人士判刑,是否這與不丹皇室的交出政權,差異有如雲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