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該不該降 泰學者論戰

2013-02-18 11:06:57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本月20日將召開的金融政策委員會議可能是為是否降息而左右為難的一次會議,在降與不降的決策估計會相當頭疼。因副總理、財政部長吉迪腊出面呼籲央行降息以解決泰銖升值問題的壓力相當大,並直接致函給央行董事委員會主席。
 
在降息的問題分為支持和反對兩派,支持降息派的理據為現時的利率是吸引外資流入牟利的主要動因,由於與美國政策利率0.25%相比泰國2.75%利率存在較大的息差利益。
 
泰國標準渣打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鄔莎拉是支持央行降息者之一,她認為此輪境外資金流入與過往數次有所不同,因帶有明顯牟利的跡象。因此應採取降低利率的辦法來遏制牟利資金,或者出台持有泰國投資資產至少1年期的限制規定。
 
鄔莎拉之所以持上述看法,是因為今後5年泰國國家經常賬目的盈餘水平將呈現持續減少趨勢,且某個年頭或許會出現虧損。因此隨著經濟基礎表現,泰銖幣值應在波動中維持相對穩定或貶值,不過在過去1個月以來泰銖卻快速升值,表明境外資金流入牟利增強的兆頭。
 
鄔莎拉指出,降息是解決問題最直接的辦法,但或許會帶來副作用,即進一步刺激消費,導致貸款增長。從現時貸款增長速度來看,貸款的增長出現加速並非來自貸款本身,而是政府的刺激措施所致。因此要實行降息應考慮出台其他措施來加以配合,如宏觀審慎,即通過金融機構的加強監管來實現。
 
另一位建議央行降息的是泰國匯商銀行(SCB)經濟商業研究中心資深經濟學家帕差拉樸,他的看法為利率是吸引境外資金流入的關鍵因素,泰國現時的利率水平與美國的息差幅度較大,因此吸引外國資金流入股市和債券市場以牟取息差利益。
 
不支持央行降息的方面,則認為利率雖然是吸引境外資金轉移的因素之一,但為次要因素,相當於「調料」而已,因為吸引資金流入的是「經濟景氣」這道「主菜」。
 
泰軍人銀行(TMB)經濟研究中心負責人班乍隆表示,關於利率和匯率的要點,要作出決策可能要難於理論書本所說。因為回溯至2010年,美聯儲出台第2輪量化貨幣措施(QE2)時,泰國政策利率經為1.75%水平,但發現泰銖仍然升值達6%。
 
班乍隆認為,經濟要素才是關鍵,是吸引境外資金流入的主因。從2012年泰國經濟取得良好增長,雖然出口遇到問題,試問建議採取降息來遏制境外資金的,需要降多少才能收效。本人認為不斷降息,會導致風險資產的投資會出現泛濫。
 
此外,香港的事例會在利率和匯率議題上常被提及,被稱為「冠頂龍尾」,冠頂是指香港政府實施港幣與美元掛鉤,需要依賴美國經濟的威信力,使得港幣與美元進行密切掛鉤,香港的政策利率與美國均處於0.25%的水平。而所謂龍尾,是比喻香港經濟實際上與中國經濟有著密切聯繫,正由於與中國經濟關係密切,香港的經濟也取得不錯的增長,與其貨幣掛鉤的美國經濟恰恰相反。也正是這個原因,境外資金大量湧入香港,致政府要出面干預金融市場。
 
觀點同此的經濟學家於是認為香港政策利率水平0.25%與美國相當,但資金仍然大量湧入,其根本原因是香港經濟呈現好景氣,這就解釋利率並非吸引境外資金的主因的理由。不過也有經濟學家不同意這種分析,認為香港情況與泰國不同。
 
不支持降息的另一個觀點是認為存在「實際利率」,即政策利率減去通貨膨脹率所得出的實際利率水平的問題,泰國的實際利率在過去3至4年期間(從2009年至今)已經連續出現負水平,於是才呈現商業銀行貸款、房地產價格、資產市場指數持續上升的狀態。央行擔心如果實際利率負水平程度越高,泡沫風險就會增加。
 
最終決策還取決於金融政策委員會判斷利率因素在境外資金流入問題上份量,並且如何看待實際利率負水平與泡沫出現風險的衡量。
 
关键词:利率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