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將啟動超強自貿區談判
2013-02-22 12:12:36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美國總統歐巴馬12日晚間在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發表連任後首次國情咨文演說,聚焦經濟內政議題。其中備受國際矚目的項目之一,厥為將正式啟動和歐洲聯盟的自由貿易談判。此一重大號召,旋經歐盟方面聲明確認。至此,前曾傳聞多時的建立新超強自貿區計畫,終告推出檯面。在歐美經濟發展尚陷泥淖的時際,雙方新的倡議,無疑將會在經貿方面造成相當程度影響。至於實際進度如何,橫在前面的各種困難能不能克服,則尚有待觀察。
歐巴馬對國會宣布,美國將和歐盟展開全面的「跨大西洋貿易及投資夥伴協議」會談。雙方這項重要活動的功能,將能促成跨大西洋地區自由且公平的貿易,提供美國數以百萬計薪酬優渥的就業機會。而歐盟方面於次日所同意進行談判的聲明,則連談判時間表都順勢公布了:歐盟計畫3月提出草案,6月底前正式啟動,2年內完成談判。這般具體化的發展進程,把一樁不久前還紛傳困難度甚高的雙邊區域經濟整合大事,不旋踵推到踐履階級,一般認為這是時勢使然,國際經濟沉疴不起,歐美政府和民間適應維艱,都有搞不下去了的感覺。推出建立超大自貿談判新招,至少可做一陣緩衝,讓大家先舒一口氣。
面對近年世界經濟自由化的浪潮,推動區域經濟整合,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已蔚然成風。當事方面希望藉由降低關稅、開放市場等措施,一方面拓展貿易版圖;另又可降低進口貿易成本,達成排除企業貿易障礙的雙贏目標。因此歐美搬動此工具,企圖突破現有格局,是多方考慮的發展。既甩脫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批評,又合時代潮流,一舉而兩得,算得上是高招。
歐美啟動自貿談判的推手,除了歐巴馬的動機,更還有德國總理梅克爾和英國首相卡麥隆等的算計:雙方若協商成功,將創造全世界最大自由貿易區,經濟產值占全球50%,貿易額占全球約1/3。2027年前歐美的國內生產毛額,各可增加約0.5%和0.4%,還可並列為全球前二大經濟體;另則是由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公布名為「2030全球趨勢:不一樣的世界」的報告指出,若當前趨勢繼續下去,亞洲很快就會超越北美和歐洲,成為全球強權。歐美比從前更需要彼此,跨大西洋合作比以前更加重要,非此不足維持工業國左右世界的地位。形勢緊迫,看起來歐美自貿區協商,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不過建立超強自貿區,似乎也由不得某方面一廂情願,客觀的因素也得適當顧及。且不說大西洋兩岸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貿爭執的恩怨,時緊時鬆,卻不曾中斷過。即使時下歐美高層對談判自貿協定,已多存樂觀看法,但承擔談判的核心官員,包括歐盟貿易委員戴古特,對談判前途「困難重重」,卻毫不鬆口。放開「一心以為鴻鵠之將至」的高亢情緒,回到在商言商的立場,雙方就得「寸土必爭」。明知道須要讓步,彼此已降低商品關稅,但雙邊市場的共同規範還是得爭清楚。至於農產品貿易的磨合,則更不知從何著手了。
當然,若只把自貿區談判操弄成紓解沉重壓力的一種工具,此項工具也是靈活有效的。在啟動「跨大西洋貿易及投資夥伴協議」會談前,美國當局已經推出一項「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的談判。當年該國領袖先撮合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旗下的九個成員參與,由於跨太平洋自由貿易計畫的號召聲勢了得,自貿夥伴的總產值也可觀。所以美國當局順利緩和了多項壓力,至於TPP原訂時程的稽延,則少有人再加注意。目前除了願加入的經濟體增加兩個,到今年3月談判已屆滿3年,何時完談仍遙遙無期。
這是區域經濟整合發展的一種型態,輿論並未以為跨大西洋超大自貿區談判,可能蹈此覆轍。只是對影響巨大的超強自貿區多存期待,乃由衷希望歐美當局認真將事,排除雜念,於預定時程順利完談,給不安的庶民一點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