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兩岸互設辦事處功能愈強愈好

2013-02-23 11:08:34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台海兩岸和平發展進入深水區,既需要鞏固,更需要發展,以期超越現狀。兩岸何時始能正式互設辦事處,這是兩岸開春之後的大事,非僅考驗北京,也是馬英九處理兩岸事務的重大考驗。這不僅涉及島內統獨政治意識的分歧,而且也涉及兩岸人民如何看待互設辦事處,以及辦事處可能發揮的功能和影響。當然還可以預見兩岸互設辦事處必將帶來巨大的社會衝擊和政治效應。
 
台灣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在今年春節前的年終記者會上,應記者追問兩岸互設辦事處的商談進程時表示,「兩岸擴大交流合作,一定要互設辦事處,且台商、台生特別多的地方會優先設立,業務細節現在還在規劃中。」「希望(辦事處)服務功能愈強愈好,這是總(的)方向,但一定要得到雙方共識。(對此),對岸有非常積極善意回應,也認為有急迫需要,希望共識盡快達成。」林中森這一席話透露,兩岸在近期內有希望取得互設辦事處及相關辦法的共識。
 
據媒體報導,兩岸只要完成互設辦事處協議,將根據協議內容同時修法。至於正式設立辦事處,台灣派出的代表人選,「將比照駐歐美日駐外代表處,具資深官員背景」,較現行陸委會駐港澳機構層級高出很多。考量兩岸幅員差距大,不會採一比一方式設點,台灣方面赴大陸設點會相對的多。如果這就是林中森強調的「功能愈大愈好」,相應預示了兩岸互設辦事處,必然會帶來巨大的政治效應。
 
兩岸互設辦事處,其實就是海基和海協兩會掌管兩岸事務的執行單位互設辦事處,並互派代表。這和此前「財團法人台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和大陸「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或兩岸經貿團體互設辦事處在功能和規格上大不同。且派駐的代表若具資深官員資格,目前兩岸兩會領導人的定期會晤和協商形態,也將出現質變。
 
再者,北京如何看待台灣到大陸設點,台灣如何看待大陸到台設點,容或有不同思考,但會有一個共同思考,即這應是兩岸互動以及和平發展的新起點,並希望利用地利之便,發揮各自期待的功能和後續效應。例如台灣方面至少有文化部長龍應台想在大陸各大城市廣設文化中心,這個構想似乎很中性,但中南海會如何設想呢,龍應台會不會以其心中的「文明」來說服大陸人民呢?
 
同理,大陸到台灣設立辦事處,台灣又會如何看待,又該如何看待,又可能會造成什麼影響呢?台灣朝野的政治分歧其實已註定會有不同看法和不同的對待。大陸駐台辦事處若在特定的時間點舉辦公開的酒會,政治人物應否應邀參加,這就會出現爭辯。台灣街頭抗爭是家常便飯,會否天天有人到辦事處門口請願、靜坐抗議拉白布條,或出現群眾運動包圍辦事處呢?
 
兩岸互設辦事處能發揮什麼功能?以目前兩岸經貿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商談和互動言,辦理入台或赴台的簽證業務應是兩岸兩會最重要的服務功能,其次是兩岸人民之間各種涉及法律和公證事項的業務。若設立辦事處應可提升辦事效率,大幅節省各項郵電往來,並縮短時程。但更重要的應指辦事處能派出多少人員,有那些單位的人員參與,能否參與派駐地的社會活動。
 
若依林中森「功能愈大愈好」的設定,係指在規格上要能突破陸委會派駐港澳的單位,而能比照非邦交國的駐外單位,且具資深官員背景,這就涉及如何重新看待及規範兩岸關係,且必然觸及如何擴大或彈性解釋兩岸最基本的政治基礎「九二共識」。兩岸兩會互設辦事處是官方還是準官方單位,在名與實之間,隱然存在統與不統,獨與反獨的不同想像。
 
兩岸正式互設辦事處,既是兩岸兩會制度化和機制化的必然發展,也預示兩岸和平發展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可以確定兩岸將進一步趨近,也可以預見會有更多不確定,對兩岸領導人和兩岸人民都是考驗。又不僅是「功能愈強愈好」所能概括。      
 
 
关键词:台海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