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證券業交流將追回進度?
2013-02-24 10:11:52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兩岸「金證會」的首次會議,其成果大大出乎原本業界和社會之預期,使得兩岸證券、保險、銀行間的實質交流,即將全面開啟。
而起步最早,卻一直停留在台灣證券業只能到大陸設立辦事處,而沒有實質營業往來的局面,終於在此次大陸證監會主席親訪台灣,並與台灣金管會主委直接見面、當面會商的情況下,達成許多突破性協議。
由於這些協議的內容,部分已超出中國大陸對其他國家證券業的開放,因此將在「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中落實。這也為該框架中的服務業貿易等議題,打下良好的氛圍和基礎,雙方若真能一本互利、雙贏的精神,應該可以開創出兩岸經濟交流的新局。
兩岸證券業的交流接觸甚早,當時由於大陸資本市場初設,許多典章制度甚多參考台灣的經驗,甚至有部分直接把台灣的作法全盤移植到大陸。當時,對比於大陸業者初設的規模尚小,台灣證券業者擁有超前的優勢。
只是這一切都由於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時,因為爭取到以發展中國家的身分入會,所以在證券金融方面得以採取較高的保護門檻,這也擋下台灣業者西進大陸的機會,造成在證券、保險、銀行方面,證券反而成了「先發後至」的局面。此次,兩岸金證會的突破,會不會又營造出另一次「後發先至」的機運?且讓我們拭目以待。然而,這次金證會的成功到底是一次意外的驚喜?還是大陸的讓利?亦或是兩岸將開展新一波的對台和大陸政策?這倒是值得後續密切注意。
許多兩岸的專家學者都認為,中國新一代領導人初掌大權, 所面臨的「內憂外患」及挑戰不小,其對台政策的優先性和重要性都不會排到最前,所以合理的推論是,兩岸關係應會平緩推動。
不過,若以中國大陸對台政策一向的嚴謹情況來看,這次「金證會」大陸領軍的郭樹清主席, 固然與台灣業界早有所接觸,而且他在人民銀行外匯總局的職位上對台灣在外匯管制的鬆綁過程,虛心借鑑瞭解甚深,不吝給予高度評價,這是人和的條件。
但這次在兩岸證券業的開放上,也絕非基於私人的感情或臨時起意而來,必然是大陸對台政策的一著重要布局;也不應以單純的讓利觀點來看,反而應該去仔細觀察:此時大陸對台政策所想要釋放的政策訊號是什麼?
從這個政策宣布,在台灣媒體所獲得的高度評價和回響來看,如果是中共當局精心策劃的新一輪對台政策,那麼到此應該算是很大的成功,也可以看出大陸對台可能的政策方向有很好的掌握。
如果對兩岸朝和平、互利方向發展抱持樂見其成的人而言,這次「證金會」將標示出兩岸關係有可能跨入另一個新階段。
再回到兩岸證券業交流這個議題,這次會議的多項利多,主要就是對兩岸法人機構、自然人同時雙向開放彼此赴對方投資證券;以及開放證券業的相互持股,並且打破不得超過50%的限制,可以全資全照的營運。
再配合台灣開放人民幣存款及金融商品,那麼兩岸金融交流的確即將進入機構、商品、金流、雙向的一個新境界。也讓在起步較早的證券業者得以迎頭趕上保險、銀行業者,早日實現營運空間的擴大。
我們相信,透過兩岸金流的雙向開放,得以讓兩岸民眾對彼此更有感,彼此更休戚與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