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換屆只是「新瓶裝舊酒」嗎?

2013-03-05 11:31:01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共按照慣例,在3月初召開兩會。但是,這次兩會,與往年兩會大大不同,因為這次兩會,是中共18大的延續,也是中共權力交替的後半段。18大確立了以習近平為新領導核心的政治局常委會架構和新的政治局人選,是黨的權力交替;今年的兩會,是確定政協人大和國務院的權力交替人選,尤其是國務院總理的權力交替。當然,在黨領導一切的政治體制下,政協人大和國務院的領頭人,都是政治局常委,具體人選也沒有懸念。一句話,這次兩會召開,李克強替代溫家寶擔任總理,由此開啟習李體制的新時代。
 
既然兩會在人事上不如18大有懸念,一切都是照本宣科,那麼,兩會的看點何在?看點就四個字「送舊迎新」。所謂送舊,就是對前面十年的政協人大,尤其是國務院的政績,如何評價?如何定位?所謂迎新,那就是看新的領導班子,在兩會上有什麼改革的願景?有什麼具體的行動方案。
 
兩會是政協在先,人大在後。可惜的是,僅從政協主席的換屆來看,恐怕新意不大。很簡單,在18大召開前的最後關頭,原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後來居上,替下大熱門李源潮,入常成功,而且在常委分工時「眾望所歸」,接替賈慶林擔任政協主席。但是,海內外都知道,賈慶林、俞正聲,都是黨的前前核心江澤民的嫡系人馬,唯江主席馬首是瞻,因此,賈俞換人,很難在政協事務上,有所謂的「除舊布新」出現,而「蕭規曹隨」,恐怕勢成必然。也因為如此,在政協的開幕式上,賈慶林和俞正聲笑容滿面,兩次握手,鏡頭裡外,都傳遞同樣的資訊:政協還是在咱們的掌控之中,不用擔心「改朝換代」,一切朝既定方向走就是。
 
其實,講政治體制改革,政協本來是大有可為的。因為政協主席雖然是中共常委,副主席排名靠前的杜青林、令計劃,也是中共的核心官員,但政協領導班子和常委構成,卻是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最多的地方,也是企業界、學術界等各界精英最多的地方,是多黨參政議政的大本營。中共如果把政協從一黨執政的「花瓶」和「點綴擺設」的從屬地位上解放出來,讓政協都能「暢所欲言」,並讓其「提案」能夠真正進入決策過程,那麼,政協或許可以脫胎換骨,變成中國特殊國情下的「多黨議政模式」,那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情。而要做到這一點,中共應該放手讓全國政協委員的誕生方法稍作改變,那就是按照不同類別和功能組別以及黨派代表,進行提名和差額選舉。讓這些選出來的代表,真正帶來立足於民意基礎上的提案,並將這些好的提案,經過體制和輿論的雙重渠道,進入到國家的決策層。
 
當然,政協代表產生的基礎和其「權力來源」,是一個重要的政改課題。俞正聲接掌政協後,能否下決心做到,恐怕並不樂觀。而退一萬步說,俞正聲本人即使有這樣的想法,仍然需要中共政治局和常委會的拍板決定,因為政協並非是他的獨立王國。另外一個因素是,誰都知道,因為年齡關係,俞正聲不可能在政協做十年,五年後就要換人。俞正聲沒有「連任」的壓力,是否可以利用僅有的五年時間,有所作為,打破以往十年政協政績不大的舊局面,開創一個新局面,那就要看俞正聲自己了。
 
不然,政協即使換屆了,還是「新瓶裝舊酒」,成為各界名人搶奪「政治招牌」的名利場,對中國的前途,沒有什麼作用。
 
 
关键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