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小企業打造健全的成長引擎

2013-03-06 10:48:57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知名的英國「經濟學人資訊中心(EIU)」,日前提出一項名為「衡量中小企業:為成長打造彈性平台」的研究報告,將該中心對於現階段中小企業在艱困環境下,如何開始設想未來有能力加速成長,並創造運作工具的調查分析,公諸於世。鑑於全球許多經濟體復甦遲緩,展望未來的發展環境更是充滿變數,在各地占有高比率的中小企業籌謀生存之道,無疑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情。經濟學人資訊中心的調研適時發布,雖然是開展經營的通案,但其內容博訪咨,對於中小企業打造成長引擎,卻具參酌價值。相關業者固宜深入了解,做為現代社會的知識分子,也要視為重要資訊。
 
在英國經濟學人資訊中心專文發表前,以曼谷為地盤的中小企業,已有了多面向的活絡活動,聚焦於逆勢開拓發展策略。2012年9月初,泰國中小企業中一家表現卓越的泰國有機食品公司Xongdur Thai Organic Food Co.,,其市場經理曾表示:傳統市場輸出不振、在地市場勞工和食物原料價格上升的多重壓力,使該公司多方考慮強化外銷,尤其是向東盟新興經濟體,如印尼、柬埔寨、緬甸等開拓市場。這項案例凸顯了泰國中小企業念念不忘發展的精神,和國際關懷中小企業未來加速成長的意向相契合。
 
全球景氣復甦動能趨緩,將各地許多產業摜壓得喘不過氣來,幾近於窒息。但是市場通路,還是得保留一定程度的流動,維護著社會生機。這樣的背景,使具備活力的中小企業,仍有開拓發展的機會。根據台灣官方出版的「2012年中小企業白皮書」統計,台灣中小企業2011年全年總數創下歷年新高紀錄,達127萬9784家,中小企業銷售值達11兆2269億元,成長率達4.84%,高於大企業。顯見不景氣中,台灣中小企業仍蓬勃發展,對社會環境做有力支撐,安定了人心。
 
以中小企業的本質,在現階段對活絡自由貿易、強化內需市場,是一股重要力量,因此中小企業的生存發展,有不可忽視的因素。經濟學人資訊中心在承擔社會責任的使命下,經過分析資料並深度訪談17位中小企業資深主管,就高於其他專家等歷程後提出新的報告,顯示這些企業預期應如何擴張營運規模,以確保擁有足夠資源,實現可持續性的成長。從製作的用心,結構的縝密,一般應能體會參與其事的各方人士,對於中小企業所扮演角色吃重,備存理解,提供協助的意願是很強的。
 
在發展中國家,生產事業多尚屬於中小企業階層,若經過區域經濟整合,運用貨物貿易機制,則中小企業所可能承擔的物流活絡任務,由一國而多邊化,對企業經營的升級、轉型,無疑會更加需要。所以經濟學人資訊中心調研內容的若干重點,包括:高成長的中小企業依據營運策略評估事業、平衡的融資結構能支撐評估過程、良好的人力資源能力是增加員工的關鍵、資訊科技工具與系統愈來愈容易取得等。兼顧到理論與實際,對中小企業經營的成長引擎更加健全、能發揮更大貢獻,可能會有助益。
 
中小企業的榮枯,攸關就業和社會穩定,決定居民的消費能力。現階段中小企業經營表現,更是亞洲地區經濟能否由外需導向轉型為內需導向的關鍵。因此區域內各經濟體的發展政策,應該具備適當彈性。應以中小企業為發展主軸的時際,對眾多中小企業和小店面、小攤商,就要不吝扶持。投入適量的指導人力、資金,調整政府的產業措施,參考有成就的中小企業經驗,將專業知識設法移轉為常識化、普遍化,使基層民眾有知道和接納的機會。亞洲國家中小企業莫輕忽發展的機遇,再從艱困中逆勢成長。
 
 
关键词:中小打造健全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