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息僅能短期遏制資金流入
2013-03-11 10:28:13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中央銀行研究部貨幣政策處資深研究員素帕碩和切查諾主持、以及發表題為「利率差讓外國資金流入境內是否是事實」研究報告。報告指出,通過對境外資金流入有作用的因素進行研究,發現多個因素均可導致境外資金流入,包括泰國與美國利率變化因素。
上述研究報告指出,對境外資金流入泰國有影響作用的因素,按作用大小排列依次為外國投資者擔心的心理發生變化、泰銖走勢、泰國經濟增長形勢、泰銖匯率波動、泰國和美國利率水平的變化和泰國通貨膨脹率走勢。由此可見,通過調低利率水平政策以遏制資金流入勢頭的作用較小,並且僅起到短期作用。政策決策者因此應該認真衡量動用下調利率手段以遏制境外資金流入國內的股市,與由此產生的副作用,即降低利率至過低水平,與經濟形勢不相稱。
從泰銖買賣凈值上分析,包括金融機構和外國投資者買賣泰銖以投資股市,以及外國對泰國政府債券、央行債券、有價證券和股票的投資,發現投資者追求高回報,但排斥投資風險,而投資決策不取決於利率這個單一因素,還取決於其他因素,而主要因素則是投資以從利率、債券或股票回報率和匯率上進行投資牟利。
此外,研究報告還發現外國流入資金投向股市的走向,取決於投資者風險偏好心理的變化、以及泰國與美國利率差距的變化,但並不取決於投資的擔心程度或利率差距的程度,這個結論落實到政策層面上則意味著泰國官方使用降低利率手段以減緩外國資金流入投向股市的作用,僅效果短暫。
假設1月泰國利率為3%和美國利率為1%,泰國與美國利率存在2%差距,市場存在種種經濟基礎因素,如泰國經濟走向和投資者存在的擔心,而外國投資需要在泰國股市投資1億美元,如果泰國貨幣政策委員會決定在2月降息至2%,而美國利率仍保持1%,利率差距就會降至1%。研究發現,此利率變化可導致資金流入減少,舉例如流入資金減少至8,000萬美元。
不過,如果3月貨幣政策委員會決定維持2%的利率,美國利率仍然保持1%,兩國利率差距仍為1%,與2月情況相比不發生變化。3月流入資金的研究發現,如果經濟基礎條件因素維持不變,外國對泰國股市的投資就會回復至1億美元的水平,因為3月利率差距無變化。因此,降低利率以遏制境外資金流入的政策只產生短暫效果而已。
上述研究報告還指出利率差距因子的變化系統數值極低,對計算結果沒有重要作用,這與金融屆刊物《新信息》(New Information)披露的外幣兌換市場與外國資金轉移走向專題研究成果相一致。試想像一下,如果跨國投資經理是讀者,需要對外國市場進行投資以獲取較高回報,如果1月時,投資基金經理決定將資金投向外國市場,必須考慮回報率和風險後決定在哪個市場投資組合的比例,假若2月經濟形勢條件沒有發生變化,利率差距與1月相當,投資基金經理則沒有必要將資金從一個國家市場轉移至另一個國家市場。與此相反,如果經濟數據仍然保持不變,但泰國與美國的利率差距發生變化,投資經理就有必要增加對泰國市場的投資以獲得較好回報。又如果到了3月,泰國與美國利率差距與2月相比沒有變化,也就沒有必要將在泰國的投資資金轉移出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