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接任總理的嚴苛考驗

2013-03-13 10:33:15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國大陸正在召開政協、人大的「兩會」期間,分別將於本月12、17日閉幕。兩會期間的重頭戲之一,是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對人大所作的工作報告,這也是溫總理任內最後一次報告,因此稱之為「畢業報告」。
 
就因為這份報告所具有的歷史性,因此受到相當重視,也具有傳承交棒的意味。報告內容分三部分:一. 總結過去,二.今年經濟發展的總體要求和宏觀政策,三.建議未來。這當中的第一和三是回顧、展望,較具理念性,但第二部分說明的是今年,也是「十二五」開啟的首年,實際上的執行要由即將接任的李克強負責。
 
因此,這個部分的內容是要前後任總理具有充分共識的,主題則用來闡述今年總體經濟目標訂定的思維。對於經濟成長目標為何要定為7.5%,物價指標為何要控制在3.5%,赤字預算為何達人民幣1.2兆元,貨幣政策如何穩健等均有交代。也可以視為是國務院換屆前後銜接的政策內容。
 
這部分固然是年度宏觀經濟政策目標的說明,從歷史的觀點來看,也是中國經濟由高速成長,進入較成熟成長的一個轉捩點。對於關心大陸發展的人士來說,這當然要有所交代和說明,以此作為下一個階段發展的宏觀量化基準。這是未來解讀中國大陸經濟成長軌跡和動能的一個重點。
 
如果再回到中國大陸「兩會」的主題上,今年的另一個歷史性意義就是換屆,也就是主要領導人更換的期間,包括政協主席、人大委員長、總理、國家主席等新的國家領導班子,都將依循相關法制完成更替。
 
在以黨領政的體制下,在中共「18大」時已經決定了黨的領導人,也就是由黨的7位中央常務委員來擔任黨、軍、政的領導人,兩會的召開只在完成後續程序而已。當然國務院各部門和各部委的負責人也要陸續拍板定案,這是觀察「兩會」的熱點之一,亦即人事的佈局;接著,第二個熱點則是政策。
 
在先前黨中央所召開的一連串會議中,有關政策方面的討論也陸續透過談話的方式披露,大致可以勾勒出中國大陸未來國家發展的目標及挑戰。
 
首先,就發展的目標而言,成長兼顧和諧幾乎已形成共識,因此穩中求進,提高經濟成長質量和效益,化解產能過剩,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這些都是須要努力去達成的目標。
 
其次,就發展過程中所將面臨的挑戰,中國領導階層也有深刻的反省和面對,包括:社會貧富差距擴大、經濟結構失衡、經濟成長方式粗放、生態環境嚴重破壞等。這些挑戰涵蓋了社會、經濟、環境等面向,不僅僅是經濟一項而已。
 
最後,若單純就經濟層面來看,則可圍繞在經濟成長減緩、產能過剩、企業經營成本上升、創新能力不足、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發展等制約和瓶頸方面,這也是中國領導層對今後持續發展的自我反思與檢討。
 
面對這麼長的瓶頸清單,一方面可以看到中國所面臨的發展前景非常嚴峻,另方面也可以看到中國官方並沒有諱疾忌醫的毛病,對於所遭遇的發展困境採取了正視和面對的態度,這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當然,接續的診斷、開藥方,以及在具有衝突性目標和策略選擇時如何作出智慧的選擇,畢業者固然卸下重擔,但接棒者的嚴苛考驗才要開始。
 
关键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