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習近平創造條件邀晤馬英九

2013-03-17 11:26:24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國家主席和國家軍委主席,順利完成黨政軍一體接班任務,未來10年將由習近平主持大局,當然包括兩岸關係。馬英九為「習馬會」的稱謂和身分設定條件,習近平若看重兩岸,正可以藉此作為突破點,創造條件。
 
如果以2005年國共兩黨領導人「連胡會」達成的五點共識作為盤點兩岸關係的指標,在馬英九和胡錦濤任內,以「九二共識」為基礎,已完成直航和大三通、完成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ECFA),台灣也順利地進入世界衛生組織大會,打開一扇進入國際組織的重要窗口。相較過去兩岸不時陷入危機的情境,兩岸得以出現和平發展的局面,可謂得之不易。
 
「連胡會」還沒有兌現的共識,目前僅餘兩岸何時才可能正式結束敵對狀態,何時才可能正式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含軍事互信機制)最受矚目,也是台灣內部爭議最深的話題。習近平是否有可能如同胡錦濤一樣,和台灣領導人共同再創新局?相信習近平非但有此期待,也樂於能有此突破。
 
依目前兩岸關係猶待向前推動的,主要是ECFA的後續談判,其中又以預定在今年內完成兩岸互設辦事處的課題最受關注。至於兩岸政治接觸,就目前政治現實論,在馬英九任內幾乎不可能。而且就在習近平接任國家主席和軍委主席前幾天,馬英九還藉由和外籍學者答問的方式,表明不會有「馬習會」。
 
然而兩岸最高領導人不是沒有可能創造「不期而遇」的高峰會,最現成的辦法就是通過「亞太經濟合作(APEC)」的年度非正式領袖會議,以此作為平台,規畫兩岸領導人會面。但這要馬英九有機會親身參與,承辦國家且要先取得北京當局點頭始有可能。若果可行,台灣參與國際社會的位階得以順勢提升,兩岸領導人的距離得以大步拉近,形成雙贏的良性互動格局。
 
由於APEC的成員都是以經濟體參與,非正式的領袖會議當然也可以經濟體的領袖身分與會,只要平台安排妥當,談不上非要正式打出國號和國旗,更不必介意誰是「馬總統」,誰是「習主席」,皆可以「先生」禮敬對方。如果此議可行,在未來一段很長的日子裡,兩岸領導人皆可循此從事非正式的「政治」接觸,創造直接對話的機制。
 
習近平認識很多台灣朋友,對台灣政情較之其他領導人應有更親切的了解和掌握,藉由APEC非正式領袖會晤的場合,這應是尋求突破的思考點,也是經營點和著力點。台灣朝野殷切期待開拓國際空間,兩岸領導人在海外國際經濟論壇會晤,只要不失對等和尊嚴,相信馬英九亦樂於參與,非但具有開創性的時代意義,兼可吸引全世界媒體關注的盛會。
 
再者, 北京應已深刻認識到, 在不失「一中原則」或「九二共識」的情況下,兩岸就涉外事務協商,並不是什麼洪水猛獸或禁忌,更何況只是涉及參與以經濟體為名的國際場合。
 
兩岸的距離可近可遠, 特別是政治距離。馬英九受制於內部政治現實,受制於美國對兩岸愈走愈近的猜忌,對台灣領導人不時指指點點,或用經貿為槓桿,或以軍售挾制,馬英九都很難承受。再加上馬英九憂讒畏譏的性格,在重重壓力下,對兩岸稍具敏感或風險的議題,皆持但求無事,不求有功的對應策略。也因為如此,對「馬習會」才會設下條件。
 
習近平既已全面接班,不論可動用的資源,以及可以揮灑的空間,相對都要比馬英九更具彈性,當然可以更主動些,「習馬會」不是不可能,端視如何突破,且要敢於突破,敢於闖。
 
 
关键词:如果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