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再核試:中朝關係,應再定位
2013-03-19 10:54:34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北韓無視於聯合國、日韓美,以至北京的抗議,進行第二次核試,完全違反國際規則,及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作為安理會主要成員的美國與中國這兩個對弈中的大國,又怎麼想,怎樣做呢?
無論是美國,抑或中國,都有一種錯誤想法,就是北韓的停止核試,是遵從政治道德,但北韓卻對再次核試,看作一種政治遊戲,除了測試美國的容忍程度,增加與美國的談判籌碼外,還試探中國的容忍底線,增強在中國心目中的地位,不甘淪為附庸,表現自主能量,就這方面,會牽涉到中朝之間的微妙關係。
金日成時期的中朝關係,就有如胡志明時代的中越關係;胡志明過世,北京貼本保衛北越,去對抗美國,最後「美帝」撤走,南北越統一。在北韓,金日成逝世,其子金正日接位,來得自然,亦有過渡, 金正日羽毛更豐,因此中朝關係依舊,北京亦利用北韓,作為身旁的打手去威脅美國,但到了後期,金正日違反中國意旨,進行核試,最近金正日之死,近乎突然,金正恩第三代接位,羽毛未豐,且中國有託孤之責,金正恩又怎麼想,怎樣做呢?
金正恩與中國的關係不深,因此應無報恩的需要,金正恩並非長子,長兄雖然流放到澳門,只要宮廷鬥爭不停止,金正恩需要保位,還有,金正恩就位之時,既無軍功,亦乏政績,因此需要立即走位、定位。
如何定位?是向美國說不,不再對中國說是,最佳的方法,莫如再次核試,比起動武,核試是便宜得多,甚至安全得多,表示不向美國屈服,不受中國託孤,且對內可立威,甚至立功,最使北京震驚的是,北韓會不會變成北越第二,挑戰中國。
只是北韓的反目,會有異於北越。第一,北越有蘇聯作為靠山,棉共作為打手,華僑作為人質,但北韓不會投靠俄國,且是完全孤立,對中國唯一的困擾,並非華僑,而是難民。因此中國不至於對北韓動武,但若北韓反目,對中國的影響,亦是相當的:
第一,中國外交的公信力,備受質疑。在此以前,中國主張以政治解決問題,反對美國的武力威脅,對北韓,產生庇護的效果,結果是北韓作大、造大,最後夠膽核試,中國如是受到國際社會的指責,韓日的敵視,美國的不滿,中國的地區權威因而受到挑戰。
第二,地緣政治的安全度,備受挑戰。在此新威脅下,美國迫於在東北亞部署核武,亦可能協助韓國與日本重啟核計畫,東北亞包括中國在內的政治角力將會加強,到時中國會左右做人難,若和美國合作,北韓會視中國為美國的跟班,若繼續庇護北韓,美國對中國的疑心會加重,對釣魚島及南海問題上,給予中國壓力。
第三,戰爭危機的迫切性,令人擔心。當核威脅變得真實,迫近眼前,美國要承擔地區安全的責任。美國會承認中國是盟友嗎?到了最後,中國可能會捲入戰爭的危機中。
經過越南的教訓,中國絕不能再對北韓姑息,亦不能對金正恩容忍,否則會偏離國際社會。如是中國應有所行動,考慮對中朝關係進行「再定位」,同時對中美關係進行「再定向」,再對釣魚島問題「再定性」,因為外交的「連鎖度」,是永遠存在的。北京更應注意到,金正恩已非頑童,而是惡少。觀乎最近他跨過中國,透過訪北韓的美國球星,傳遞口訊,企圖勾結歐巴馬,真是讓人啼笑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