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習會」應為兩岸關係升溫

2013-03-30 13:58:32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海南博鰲論壇即將登場。就已發布的訊息可以確認兩岸之間會有一場「蕭習會」,中共總書記也是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台灣首席代表前副總統蕭萬長屆時如何對話,相信會是各方矚目的焦點。
 
首先要指出的是,此前通過國共兩黨接觸形態的「連習會」,台灣馬英九總統對連戰的十六字箴言「一個中國、兩岸和平、互利融合、振興中華」並不滿意,再往前推,去年的「吳胡會」,吳伯雄提出「一國兩區」,馬英九也不認帳,兩岸政治互信趨於低迷。
 
「蕭習會」登場有可能扭轉兩岸政治互信嗎?有可能為兩岸互動升溫嗎?相信這絕對是一個值得觀察的焦點。
 
若以「蕭習會」作為兩岸高層互動的主場,或許只能看到習近平和蕭萬長行禮如儀的場景,但相信兩岸領導人都想對現狀有所突破,也因此必然會帶出若干攻防。例如台北顯然欲就博鰲論壇「蕭習會」帶出一些涉及台灣參與國際社會的話題;但有若干跡象表明,北京雅不欲在博鰲論壇討論此類話題。
 
這就要同時看到另一個主場,即蕭萬長行前,馬英九有什麼樣的指示或交代, 而這或許更重要。去年此時吳敦義以副總統當選人身分參加博鰲論壇,帶有十六字箴言:「求同存異,兩岸和平;講信修睦,民生為先」。由於只談「和平」和「民生」,可以推知台灣方面意在避開兩岸政治談判之話題,但吳敦義卻另提出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空間的議題。對岸的副總理李克強的回應是,雙方平等協商,依中華民族的智慧,應該找得出辦法。
 
吳敦義的十六字箴言,當然是馬英九的箴言,參與國際空間更應是馬英九交代必要提出的議題。今年馬英九期待蕭萬長能帶上什麼話,習近平又將如何回應。以習近平今天的地位,當然要比時任副總理的李克強更具現場決斷條件,無形之中,已拉高了「蕭習會」的地位和影響,而這也是馬英九修補兩岸政治互信的機會。
 
就目前兩岸氛圍觀察,北京為求鞏固兩岸和平發展,對「蕭習會」很有期待,至少樂見藉此創造兩岸和諧的氣氛;但同時也有警覺,即蕭萬長就算更能傳達馬英九的旨意,但會後是否會被馬英九打折扣?台北若要求擴大參與國際社會又該如何回應?
 
台灣想要參加國際民航組織,早在去年九月海參崴APEC年會上,連戰代表馬英九與會即曾向胡錦濤提過。當時胡錦濤的答覆很簡單,願意幫忙處理。國台辦發言人日前重申,只要在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可以通過兩岸務實協商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
 
合情合理的安排出自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的語言,重點在於北京堅決反對外國勢力插手。這顯然是針對「蕭習會」可能再次提出相同的話題,而台北又不願由兩岸直接商談。
 
除開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話題外,蕭萬長會有新的十六字箴言?「蕭習會」若要有看頭,就要看蕭萬長還要能為馬英九傳達什麼新的話題。蕭萬長和習近平原屬舊識,至少可以帶起一些熱絡的互動;但要轉化為兩岸政治互信,為兩岸互動加溫,又不能僅仰賴蕭習兩人互動而已。
 
如果說習近平和蕭萬長可以在海南博鰲論壇有「蕭習會」,國民黨榮譽主席前副總統連戰也可以在APEC的年會上和中共領導人胡錦濤有「連胡會」;何以兩岸負責官員北京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和台灣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卻無法見面,王郁琦還以條件不足,聲言「相見不如不見」。如果習近平再次提出此一話,蕭萬長又該如何接腔?
 
北京目前對台工作重點,可以分成兩個面向,一是循兩岸兩會模式,持續推動並擴大兩岸在各個不同領域的交流,鞏固深化兩岸關係;一是創造兩岸政治對話和接觸的話題,包括從建構兩岸民間論壇亦可。台北則期待兩岸經貿取得的實惠,創造經濟利基,以及創造台灣參與國際社會的政治效應。兩岸的政治關懷,除了「九二共識」外,幾乎少有共識。
 
正因為兩岸互動進入了深水區,矛盾愈見深刻,「蕭習會」就更有必要為兩岸升溫,若能找到突破口,則功莫大焉。
 
除非有重大突破或讓步,「蕭習會」的格局,也只能是兩岸現狀的反映。期待不宜過高。
 
关键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