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以軟硬兩手來對付安倍
2013-04-05 10:54:52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習近平首訪俄羅斯和非洲之後,中國外交重點還是要回到它的基點:那就是對美外交和對日外交。美國是中國在世界崛起,推行全球戰略的最大對手,而日本則是中國在亞洲維持第一大國地位的最大障礙。值得關注的是,習近平訪問結束後,海內外輿論才從狂熱性報導中冷靜下來,重新評估習近平訪俄成果,認為俄羅斯之行成果並不如想像的大,而普亭對中國的態度也十分微妙。
德國媒體更一針見血地指出,北京不要忘了,普亭的目標是要重振彼得大帝時代俄羅斯的雄風。當然,在目前的國際形勢以及中國的實力基礎上,中國與俄羅斯拉近關係,絕不至於「引狼入室」,但中俄關係根本不可能取代中美關係和中日關係。鑒於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本月訪問莫斯科,普亭在俄中關係以及俄日關係上的見風使舵,朝三暮四,俄羅斯利益最大化的外交特質將會再度出現在世人眼前。
德國媒體更一針見血地指出,北京不要忘了,普亭的目標是要重振彼得大帝時代俄羅斯的雄風。當然,在目前的國際形勢以及中國的實力基礎上,中國與俄羅斯拉近關係,絕不至於「引狼入室」,但中俄關係根本不可能取代中美關係和中日關係。鑒於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本月訪問莫斯科,普亭在俄中關係以及俄日關係上的見風使舵,朝三暮四,俄羅斯利益最大化的外交特質將會再度出現在世人眼前。
北京不能因為釣魚島主權爭議問題而擱置中日關係的推動。從目前形勢來看,在所謂的安倍經濟政策,即無上限的貨幣量化寬鬆政策刺激下,日本的經濟復甦相當快。配合這種經濟實力的增長,安倍進行了一系列的周邊外交,先是東盟,隨後是蒙古,然後是俄羅斯,目的無他,就是為日本經濟尋找新的發展腹地,同時挖中國的牆角,悄悄地建構起日本與中國重新爭霸亞洲盟主的基礎。
令人感覺意外的是,安倍比他的前輩小泉純一郎更加狡猾,身段更加柔軟,他沒有因為釣魚島問題的爭鋒相對而與北京在所有方面硬碰硬,而是在對華問題上打出多種形式的牌,比如取消參拜靖國神社的計畫,以避免刺激北京;打出夫人牌,釋放出喜歡吃中餐的資訊,來與中國套近乎;不斷要求與中國進行高峰會,來進行破冰。如此一來,反而顯示出中國在外交上「不近人情」。安倍的如意算盤就是,日本不能放棄中國的市場,要在和中國的交往中,與中國進行區域爭霸戰。
令人感覺意外的是,安倍比他的前輩小泉純一郎更加狡猾,身段更加柔軟,他沒有因為釣魚島問題的爭鋒相對而與北京在所有方面硬碰硬,而是在對華問題上打出多種形式的牌,比如取消參拜靖國神社的計畫,以避免刺激北京;打出夫人牌,釋放出喜歡吃中餐的資訊,來與中國套近乎;不斷要求與中國進行高峰會,來進行破冰。如此一來,反而顯示出中國在外交上「不近人情」。安倍的如意算盤就是,日本不能放棄中國的市場,要在和中國的交往中,與中國進行區域爭霸戰。
對此,中國不能重複以往與小泉純一郎打交道時所用的直線思維方式,以為單一地拒絕與日本「王不見王」,就可以壓迫日本讓出釣魚島主權,然後再談其他經濟問題。這非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在周邊外交上讓日本占了先機,與此同時,也因著無法進行正常的外交溝通,中日之間的經濟交往也會隨之受挫萎頓,這對日本經濟不利,但對中國經濟更加不利。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派出原國家主席李先念的女兒李小林作為特使訪日,與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進行會晤,尋找解決的方法,這是跨出了正確的第一步。
在對日關係上,中國應該秉持一個堅持兩個靈活的策略。所謂堅持,就是在釣魚島主權問題上,堅持現有的底線,繼續派海監船飛機等巡邏該海域,向世界宣示中國的主權,但不主動挑起軍事衝突;所謂兩個靈活策略,就是靈活處理高層峰會的問題,只要有符合國家核心利益的議題,就大膽去談,不要迴避;同時靈活處理兩國的經貿關係,不管是政冷經熱還是政經分開,只要對中國經濟發展有利的,就去做,不要為抵制日本而傷到中國經濟的筋骨,更不要與日本在東亞鄰國搞「金錢外交」的競爭。
安倍想要再創日本第一的「夢想」,是很空洞的。中國如果在對日外交上搞全面對抗,無疑就是給美日同盟加添凝固劑,對中國並沒有益處。相反,如果北京與日本全方位交往,硬的地方不要軟,該軟的地方不要硬來,反而能把美國推倒中立一點的地方去,讓美日同盟相對鬆弛,這才能讓中國在東亞有更大的外交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