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的敲鼓、吶喊、收鑼
2013-04-11 11:35:53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從視察軍隊到三軍演習,從草擬作戰計畫到宣布進入戰爭狀態,從經濟運作如常到禁止南韓工人進入開城工業區,從導彈啟動到導彈移動,金正恩似乎在一步一步地部署戰爭,究竟金正恩所恃的是甚麼?
並非北韓人民的生活比南韓好,而是過去60多年來北韓人為至上的主體思想,一方面效忠領袖,另一方面忍受飢餓,將相當部分的生產所得去建立一支雙倍於南韓的軍隊。兵力是南韓的一倍,多達120萬,加上後備軍470萬,以一個人口只有2500萬的國家來說,差不多是全民皆兵,坦克加上裝甲車有6600輛,比南韓多出一倍有多,大砲有2萬1000台,亦差不多是南韓的一倍,海空軍亦有數量上的優勢,潛艇有35艘,相對的南韓,只有14艘,飛毛腿導彈有600枚,中程導彈亦有200多枚,若裝上核彈頭,可攻擊美國的關島基地,最恐怖的還是北韓擁有5000噸化武。
因此,北韓人民是餓著肚子買槍桿子,不要褲子要核子,南韓人民肯嗎?但北韓人民只是暫時的中了邪,著了魔,總有醒覺的一天。金正恩是懼怕有這一天,南韓的影響,會到達北韓;南韓的模式,會驅魔趕邪。因此,要先敲起戰鼓,打起銅鑼,一方面振奮民心,二方面嚇走南韓,以至駐在南韓的美軍;金正恩由於永久生活於恐懼之中,因此永遠要敲鼓打鑼,為自己打氣。
敲鼓的同時,需要吶喊,猶如金正日去世時,充當臨時演員的北韓人民,在電視畫面內,不只哭喊,還要頓地。這次美韓的聯合軍演,由於規模加碼,美方出動了B52轟炸機、B2隱形轟炸機與F22隱形戰機,這些最先進的武器,可立即抵消北韓的軍事優勢,勢將刺激北韓的神經,引起金正恩的恐慌;敲鼓只是發出戰爭訊號,吶喊才能振奮軍心,以至民心,如是金正恩才大叫要一舉攻下南韓,再而用導彈攻擊關島,當年的韓戰,南韓不是差不多失陷嗎?當年的二戰,日軍不是一夜之間摧毀珍珠港嗎?
但當年北韓有中國志願軍的南下,目前中國肯再為北韓出兵嗎?今天的北韓,有當年國軍的實力嗎?因此現時金正恩的吶喊,只是空喊,只喊出內心的恐慌;只是怕死,不是好戰。現時的美國,遍佈外太空的軍事,間諜衛星亦全力開動,監察朝鮮半島以至東北亞形勢。北韓的一舉一動,當然逃不過美國的監察,北韓若發射導彈,美國會預先防備,進行阻截,在失去先機的情勢下,北韓的攻勢,只會自尋死路,自走末路,隨時令金家王朝瓦解,金正恩那敢動手?
北韓的中程導彈,要裝上核彈頭,恐怕要多等一兩年,再過5年,射程才可到達關島,4月15日與20日會是兩個關鍵日子,前者為金日成的101歲忌辰,到時北韓可能象徵式地發射幾枚嬰兒階段的短程飛彈,作為交代;後者是美韓聯合軍演的結束,到時金正恩會不會警告美韓一聲:只此一次,下不為例,借此結束戰爭狀態,以收鑼收場呢?這次的表演,只是製造緊張氣氛,樹立軍威,同時迫美國與北韓單獨談判,拿多一點利益,美國又肯不肯就範呢?而早前金正恩發出密令,警告軍方不能開第一槍,是怕戰的表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