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仍待「雙防」

2013-04-22 11:52:24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國首季經濟數據4月中陸續公布,這批數據最受關注的,仍然是消費物價指數和經濟成長率,因為人們既擔心通貨膨脹再起,又害怕經濟出現過快的下滑。在現實的中國經濟數據中,通脹仍然緩和,經濟成長則有明顯下挫,但未來的宏觀調控中,仍需要「雙防」之術,既一防通脹,一防經濟過熱。 
 
近10年來,中國經濟走著一條低通脹、高增長的理想道路。但中國經濟宏觀調控,大部分時間都在上半年要防通脹、防過熱。而中國當局的政策調整,或者說出台宏觀調控政策,一般是3月和首季經濟數據出台之後,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間,密集出台相關的調控政策。 
 
元旦以來,中國物價急漲,雖然國家統計局統計漲幅不太顯著,但在現實市場中,農副產品、飲食業、服務業及房屋租金等,漲幅極巨。 按慣例,中國市場的「雙節」即元旦和春節期間,物價會上漲,但按新近公布的經濟數據,中國物價指數雖然重回「2」時代,但還是低於市場預期,特別是食品價格漲幅明顯回落,由於禽流感影響,回落預計還會持續。 
 
與之同時,中國經濟列車的兩個主要車輪,投資和外貿進出口,都大幅回落,投資的回軟,看上去是經濟放緩的主要動因;而外貿進出口則傳出本來已走低的數據,還經過「注水」。既然兩大車輪的轉動都已放慢,經濟列車的前進速度肯定會有所放緩。 
 
是以,新科總理李克強近期特別強調的是「升級版經濟」。李克強認為,穩中求進穩是基礎,但這就和騎自行車一樣,老在原地打轉是穩不住的,還要往前進,進快進慢都要進,進才能穩。他認為「一 定要統籌考慮,避免中國經濟發生大的波動」。 
 
李克強這麼講,顯然因中國一季度經濟再現不穩之象,包括投資、消費和出口都在下滑,經濟不僅可能進一步放緩,還可能下挫。於是, 穩住經濟,將成為頭等大事。如何穩住經濟呢,招數也就是李克強的「升級版經濟」。
 
在這種經濟走勢下,仍有宏觀調控的不同取向,那就是仍有人認為, 中國經濟還是要防通脹,防過熱。首先是防通脹,經濟學界仍有判斷 ,中國物價可能出現加速上漲之勢,特別是到下半年還會轉換為通脹 加劇,雖然算不上惡性通脹,但仍會令中國經濟出現較大問題。 
 
這種判斷的根據,主要有三大理由,一是3月物價放緩,肉價便宜是重要原因,預計4、5月間豬肉價就該回升了;二是中國的服務業新一輪漲價,通常在4月以後;三是稍後可能出現兩大輸入性通脹,一是國際原料市場漲價引發,一是熱錢大量流入引發。當然,更大的一個動因,是今年預期勞動價格將開始大幅調升,其中相當部分將透過漲價會轉嫁到消費者,由之推動通脹。 
 
另一方面,在中國經濟成長逐步放緩下,怎會有防過熱之議呢?這是因為,雖然目前經濟有所放緩,但今年從中央到地方,大的政策性推動都還沒有應市。從地方來說,目前地方換屆完成,大多數地方都圈定了數量可觀的投資項目,這些以千億元、萬億元人民幣起跳的投資項目,就算部分上馬,都足以令中國經濟發熱發燒。 
 
從中央方面來說,表面上看,今年要推動職能轉換,這有可能令政府的投資衝動減少,但今年城鎮化一定要起步上馬。而城鎮化不管你怎樣定義,都跟相當數量的投資關連。投資加大之下,經濟的熱度自然提升。 
 
除地方上投資的衝動及中央的政策性投資熱可能再起,另一個衝動來自房地產。中國房地產調控政策不僅不鬆動,反而由國五條實施細則再加碼;但以市場規律,這正是樓價下一步反彈的前兆。加之近期各路資金,包括所謂熱錢,也都有流向房地產之勢。 
 
中國新領導人仍以經濟穩為主要目標,中國經濟發展,通脹和過熱經常伴隨而起,互為因果。而防通脹和防過熱的「雙防」,也是互相支持的政策。觀察中國經濟要留意的是,領導層一旦採納「雙防」之術,則意味著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可能有重要調整。
 
关键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