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亞銀年報對經濟發展的提示

2013-04-29 12:39:22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日本銀行(央行)總裁黑田東彥,在他卸任亞洲開發銀行負責人的最後一份亞銀年度報告中指出:東亞新興經濟體目前至2020年間,需要投注8兆美元於基礎建設,始克因應全球成長模式轉變。而黑田報告公布的時間點,正當4月22日東盟召開第22屆高峰會前夕,東盟10國領袖聚精會神,為東盟經濟發展集思廣益,籌謀至計。對於黑田報告雖然沒能立即形成為議題,但亞銀所做出的專業分析,應予妥善注意。尤其是東盟單一經濟區2015年就將依憲章成立運作,所餘整合時間已經不多。各國將如何掌握情勢、動員條件,把區域發展到令人耳目一新,又順應變局的地步,乃是努力的重點。
 
黑田是東南亞國家相當熟悉的金融首長,他多年長駐馬尼拉,目睹東盟10國從開發中國家晉為新興經濟體。在克服逆勢困難的進程,亞銀也曾做專業點撥,並給予區域內若干國家金融不同程度的實質協助,和南洋關係堪謂密切,對一般狀況亦熟稔。這回黑田的亞銀最後一次年度報告,他重點強調了多變的環境,各國決策當局若政策不夠靈活,民間反應、配合跟不上,可能無從因應。該報告說:「隨著全球成長模式轉變,美歐傳統市場對亞洲出口貨物的需求減弱,亞洲地區的經濟體比以往尤需調整成長模式、分散開創需求,並提升本國人民的集體購買力」。內容深入淺出,勾勒東盟發展的輪廓,顯有其分量。
 
事實上,近年黑田經營亞銀,不時挹注資金於支持區域交通、淨水、發電等第三產業,已透露其以發展基礎設施解決經濟問題的思維。歐美市場一蹶不振,更不知伊於胡底,區域金融事業若再不指點發展方向,而決策者稍有不察,就可能迷失。所以黑田的「臨別贈言」,在年度報告中挑明東亞新興國家要投入8兆美元用於基礎建設。且民間資金不宜缺席,其為亞洲未來發展,用心誠摯而深長。到回國接任日銀總裁後,為配合「安倍經濟」,黑田在日圓政策措施方面迭出重手,隱然還是有引導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振興經濟的一貫思維。
 
對於東盟10國而言,近年在區域經濟整合的環境下,運作順利,逆勢成長表現亮眼。除了充實國力,也關注於國際經濟的變化無常,斟酌發展方向。對於一般關鍵基本設施建設,並沒有完全輕忽,如東盟也在2011年9月間,成立了「基礎建設基金」。但是,從總體經濟衡量,東盟發展可改進的空間還大,要達到起碼的水準顯然有一段長遠的路程要走。以基礎設施建設狀況而論,東盟名下基金總額才5億美金,延伸到2020年才能提供40億美元貸款,總槓桿基金額度可逾130億美元。對於東盟各國需資金改善設施的一大堆項目,可謂為數箋箋。東盟當局這種安排,等於虛應故事,和實際需要有太大落差,宜有調整的行動。
 
東盟轉型以單一經濟區形式出現,完全符合於主客觀的要求。以東盟主導「東盟加一(中國)」 、「東盟加6(澳洲、中國、印度、日本、韓國、紐西蘭)」等兩個大型自由貿易區的地位,如能發揮充分潛力,終必將和歐洲、美國鼎足而三,共同維持世界經濟平衡。果爾,從傳統開發中國家走出來的東盟,該達成的目標、該提升的項目水準、該建立的觀念,都不在少數。而真正可供使用的時間,已甚短暫,東盟使命在身,只有努力向前。
 
亞銀年報提示亞洲經濟體要調整成長模式,分散、開創區域需求並提升本國人的集體購買力,以因應全球經濟環境轉變。在現階段對東盟是一個具實用性的選項,透過關鍵基礎設施建設的正確運用,從已具備、或將出現的自貿區縱深腹地,尋覓發展機遇。可用時間雖然緊迫,但成功機率頗大,尤其是邇來國際市場上,服務業的發展超越了製造業,這不啻是孕育亞洲經濟世紀的另一藍海。東盟各政府與民間,莫再徘徊瞻顧,循著知識經濟做決策,強化育成體系,培養各階層上位人力資源,引導產業轉型晉升迎接新時代。
 
关键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