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調整步調追求歷史地位──第二任期百日展望二之一
2013-05-06 09:53:41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歐巴馬總統4月30日在第二任期上台百日白宮記者會廣泛談論國內和國際問題。美國自小羅斯福以來形成政治慣例,就職百日算是4年任期開端的小結,應給他打初始評分。第二任總統的百日不如第一任百日引人注意。但第二任沒有競選壓力,總統盡情追求更高歷史功績,揮灑餘地較多,不那麼受國會制肘,尤其在外交方面。
可是歐巴馬新任期頭三個月政績平平。他推動的槍枝管制法案胎死腹中,移民法案略有進展。他把國內政務不佳責任全往國會推。國際事務上,他碰上日益惡化的敘利亞危機和北韓少主金正恩不斷核武飛彈挑釁。他費力解釋,儘管敘利亞已越過他定出的使用化學武器紅線,美國還是不能輕易介入敘利亞內戰。此外,他出乎意料主動提起,美國需要關閉在關塔那摩關押伊斯蘭教恐怖分子監獄。
歐巴馬在記者會面臨提問,多是新聞熱點,缺乏國際深度問題。所以問答並不能反映美國對幻變無常世局的輕重緩急。探討歐巴馬第二任期外交展望,需要從他謹慎和深思熟慮性格,以及新國安班子組成特點下手。國務卿柯瑞和國防部長海格都老成持重,親歷越戰烽火,與總統一樣不肯國外冒險。歐巴馬表示,國際政策成功始於國內高科技能力,而美國軍事負擔太重,重振總體經濟實力才是保持美國第一的要義。這是他外交根本原則,但美國霸權全球利害纏身,想擺脫也擺不開許多地區的利害糾葛。
歐巴馬不同於小布希總統。小布希想盡辦法想證明伊拉克海珊隱藏大規模殺傷武器,以做為進攻伊拉克藉口。而歐巴馬想盡辦法,不搞清楚化學武器使用情形,以推托介入敘利亞殺戮戰場。歐巴馬相信,阿拉伯之春開啟中東大革命,美國最好不要介入太深。可是美國是中東唯一有軍事介入能力的強國,即使歐巴馬想要逐步擺脫,也絕非易事。他選擇首訪以色列和約旦,只是向猶太勢力表態,實質意義不大,以阿和平談判已推不動了。他也擔心中東埃及和土耳其動向。
歐巴馬重頭戲是如何平衡的重返亞洲戰略。上個任期,他縱容國務卿希拉蕊高調挑戰中國,鼓勵日本和東盟圍堵中國,使得中美互信急劇流失。新任國務卿柯瑞一般被認為較親華,比較懂得與中國打交道。美國國安要員們紛紛訪問北京,面對面與中國新領導人交手。歐巴馬在日本極右翼色彩強烈的首相安倍晉三2月訪美時相當謹慎,顯示他知道美國處理中、日和南韓東北亞關係的微妙。而在金正恩下猛棋時,歐巴馬利用機會,把主要約束北韓的責任推給中國,並緊密聯合韓、日。
美國針對北韓,東北亞布局穩、準、狠。但在中日急劇升高的釣島對抗危機上,國防部長海格重蹈希拉蕊覆轍,走偏袒日本的舊劇本,宣示把釣魚島納入美日安保條約適用地區。中國新任駐美大使崔天凱為此發重話,警告美國不要拿日本石子砸自己的腳。安倍一連串軍國主義行動表態,直接挑動中、韓,引起全民義憤,間接挑戰美國戰後的東亞秩序。美國固然以美日同盟為亞洲政策基石,但美國明白須適時敲打安倍,否則美國無法有效重返亞太,與中國開展友善新型大國關係。韓國總統朴槿惠7日即將訪美,將是歐巴馬表態機會。
除了在亞洲推動環太平洋經濟協作組織(TPP)外,歐巴馬要開展與歐盟的自由貿易談判。其實,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歐巴馬此次訪問墨西哥的經濟意義很大。近年墨西哥欣欣向榮,生產力猛進,已成拉美經濟一虎。美國應以美加墨的北美整體,與歐盟談判建立自由貿易協定,北美能源自足前景不遠,將重大影響世界政治經濟發展格局。這是美國一大利多。
歐巴馬未來外交考驗必然不斷,但如善用美國軟硬實力,應可奠定他的總統歷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