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前後腳」訪問中國的玄機
2013-05-10 08:30:34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世事真是「無巧不成雙」,作為千年世仇國家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領袖,居然「前後腳」幾乎同時進入中國訪問。
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於5日抵達北京,受到中方以國家元首接待的隆重歡迎,6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
以色列總統內唐亞胡則於6日至10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他先在上海會晤商界領袖,然後飛往北京會晤中國領導人。
在以巴兩國領導人短暫的訪中行程,竟有兩天時間重壘;也就是說,兩人會同時都在北京,此點令人產生無限遐思,是不是中國要利用此一機會作魯仲連,邀請以巴領袖舉行一次和談呢?針對這個提問,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也表達樂見其成的態度。
所以,這次以巴領袖一先一後相隔一天到達中國訪問,相信不會是一種湊巧,而是有心人的安排。固然,歷史上中國對中東外交的影響力有限,但如今情形不同,中國作為崛起大國,亟思在國際事務上發揮更大的作用。因此,有了一先一後相差一天來訪的安排,可謂煞費苦心。但他們來了之後,肯不肯坐下來談呢?所以,新華社不敢觸動這個問題,只說中巴、中以雙邊關係是以巴兩國領導人訪中的「重頭戲」,但不排除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在恢復以巴和談上。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提出的四點意見,第一點包括堅持巴勒斯坦以1967年前邊界為基礎獨立建國,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巴人有不可剝奪的生存權,也尊重以色列人的生存權;第二當務之急是停建屯墾定居點,解除對加薩地區的封鎖,推進和談;第三是應堅持繼續「土地換和平」等原則;第四是國際社會應為推進和平提供保障。
習近平的這四點意見,只跟阿巴斯提出,阿巴斯自然滿口贊成,因這正是阿巴斯要達到的目的。但若會晤內唐亞胡時也提此四點,一定遭到反對,內唐亞胡一直就是反對停建屯墾區和巴人在耶路撒冷建都。
不過今日以巴問題已不在以巴,而在哈瑪斯參加選舉獲勝之後,巴解已經分裂,阿巴斯這群巴解老領導已成為溫和派,在好戰派哈瑪斯競選獲勝之後,他們不肯把政權和財權交給合法選出來的哈瑪斯分子。於是哈瑪斯揮軍奪取了以色列交還的土地加薩地區,在那裡另立政府。所以以色列軍隊要封鎖加薩地區,使哈瑪斯絕糧絕水,活不下去,並反對國際救援團對哈瑪斯人道援助,弄得烏煙瘴氣,加薩地區成為地圖上最不人道的黑點。
巴解的領袖原是阿拉法特,在阿拉法特死去以前,以巴在歷屆美國總統拉攏之下,多次有完成簽署和約的希望,但都因為阿拉法特的短視和自私,使和約簽成的機會從指縫中流失出去。自從阿拉法特死後,阿巴斯人望不足,好戰的哈瑪斯又打入議會,不但在選舉中獲勝,而且不放下武器,這種情況,如何叫以色列放心與已經分裂的巴勒斯坦簽約談和?所以,今天的以巴問題,已成不治之症,那一個大夫來都治不好病的。
所以,長期斡旋於中東的中國特使吳思科說,「對以方,我們只能強調停建定居點,及改善加薩地區人道主義環境等問題,期以能釋出一點善意。對巴方,我們只能推動其通過談判解決問題」。唯此而已。
不過,以巴兩國領導人「前後腳」訪中,這是史無前例的,在中國外交史上是絕無僅有的,這說明中國作為發展中大國在推進中東和平所發揮的作用,美國若因此而感妒恨,也只好由它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