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三大醜聞 陷第二任期魔咒?
2013-05-18 09:56:53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美國總統歐巴馬面臨三件醜聞纏身,不得不舉行記者會說明,談到美國駐利比亞班加西領事館遇炸彈襲擊還公開落淚,卻難挽回形象受挫和政府威信受損。許多人認為,歐巴馬也陷入「第二任期魔咒」,國稅局代理局長米勒獲准辭職,但司法部濫查媒體迄今無人負責,和班加西案掩飾真相,兩把火可能繼續延燒,成為華府政黨惡鬥墊腳石,也影響歐巴馬聲望與明年期中選舉。
三大醜聞之一是國稅局2010年起,調查茶黨和一些保守派「愛國」團體免稅帳目,這些團體都屬共和黨外圍或挺共和黨組織,強烈反對歐巴馬,指國家方向不對,批評政府開支、國債和稅制。之二是去年911恐襲紀念日,美國駐班加西領事館遇襲,導致駐利比亞大使和三位外交官喪生。共和黨指白宮掩飾中情局事先獲悉情報,卻未予重視和防範的疏失,且和國務卿希拉蕊眾口一詞,硬把事件責任推給一部美國反伊斯蘭影片,隱瞞真相。當時共和黨追究,在參院否決歐巴馬提名原駐聯合國大使賴斯(Susan Rice)出任國務卿案後,暫時止息,近日舊案重炒。
之三是司法部調查美聯社去年4、5月報導中情局破獲一名恐怖疑犯曾企圖自葉門攜帶新型爆炸裝置登上飛來美國航班,編輯和五名記者的20多線電話通話紀錄被查,以確認消息來源或政府中誰在洩密。最讓人不堪的是,中情局長布瑞南2月作證曾說,他受到聯邦調查局懷疑是提供消息者,顯然歐巴馬政府情報高層也在內鬥。
詭異的是,上周五各媒體披露國稅局濫權事件,歐巴馬也震怒,但茶黨卻指責當局想「棄車保帥」,藉追究IRS責任,轉移政府在班加西事件失職焦點,進而掩護希拉蕊‧柯林頓2016年入主白宮。無論指責對錯,三件醜聞都使歐巴馬政府的道德形象和誠信原則、政府依法須行政中立、依憲法保障民權和公民自由等義務受廣泛質疑。尤其動用行政權調查「政敵稅」,儼如落後和發展中國家的伎倆,行為已跨越「紅線」。
歐巴馬本想藉健保法案實施、推動移民改革、改變華爾街遊戲規則等政績,留下「政治遺產」,確立首位非裔總統歷史地位,以追比林肯。但第二任期才開始四個月地雷就連續被引爆,除了政黨制衡監督,共和黨找間隙打擊政治對手,為明年期中選舉奪回參院控制權鋪路,媒體也不放過「第四權」監督政府,主要還在政府內部監督不周、文過飾非,政黨惡鬥也滲透進本該中立的文官系統。
尤其班加西案愈來愈像是美國反恐12年來的最大挫折,卻未防患未然,其幕後現象比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嚴重。已公布的白宮、國務院和情報機關間100多封電郵顯示,事先早獲悉凱達可能發動恐襲,卻可能因大選中歐巴馬競選強調「已擊斃賓拉丹、瓦解凱達,反恐獲全面勝利」的政績而刻意忽略情報,事後備忘錄曾多次被修改,刪除恐怖主義警告說法如屬實,更是為「圓謊」而編造更多謊言,共和黨指其「企圖隱瞞事實,欺騙公眾」,有如尼克森水門案翻版。即使歐巴馬日昨反駁指責他是「馬戲表演」,並暗指對手為政爭,卻不能推卸公布真相的責任。
司法部調查美聯社更違反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對媒體自由的保障,也違反聯邦法院保護媒體消息來源的判例。向來標榜保護民權更著力的民主黨竟先越過紅線,成為權力讓人腐化的新例證,無怪乎美聯社提最強烈抗議,眾院議長貝納強調有人該為此坐牢。此事也將成美國新聞和民權史上難抹滅的醜聞,發生在歐巴馬任內,豈非諷刺。
總統第二任期無選票壓力,更易陷入濫權非為,所以有第二任期魔咒之說。林肯第二任期內被暗殺,小布希第二任期因伊戰失利、卡翠納颶風處理失當更失人心;柯林頓有陸文斯基緋聞案險被彈劾,尼克森有震驚全球的「水門案」竊聽政敵競選總部,李根也有「伊朗門」軍售醜聞。歐巴馬去年底勝選後曾說「很清楚第二任期的危險」,卻還是陷進去了,難道這就是全球政治首都和政治大染缸華盛頓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