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食品產業 泰規模化發展
2013-05-23 18:26:53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泰國北部碧差汶府一座民間市集,攤販銷售各類油炸昆蟲。(網路照片)
【新華社曼谷22日電】走在泰國的大街小巷,不時可以碰到賣炸昆蟲的小攤,油炸的蟋蟀、蚱蜢等令不少外國遊客大開眼界,卻鮮有人敢挑戰。在泰國,昆蟲已逐漸從過去窮人的充饑物演變成了美味健康的休閒零食,也正在從野外採集向農場養殖過渡,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食品產業鏈。
聯合國糧農組織專家表示,當今世界面臨著嚴峻的糧食挑戰和食品安全問題,美味營養的食用昆蟲應當作為重要的補充類食品,在更廣闊的市場範圍內推廣。
聯合國糧農組織21日在曼谷發佈題為「六條腿的家畜:泰國食用昆蟲的養殖、採集和市場推廣」的報告,深度剖析了泰國食用昆蟲養殖業的發展現狀。
報告主筆、泰國坤敬大學昆蟲學家育帕說,泰國人特別是東北部和北部的窮人食用昆蟲的習慣由來已久。大約16年前,泰國在全球率先建立了昆蟲養殖產業,從最初的蟋蟀開始,逐漸擴展到蚱蜢、天牛、竹蟲以及各種蝶類的幼蟲,現在泰國市場上可以買到近200種食用昆蟲,其中大部分由於技術原因尚未實現人工養殖,只能依靠野外捕捉得到。
就在泰國最常見的蟋蟀而言,據報告統計,目前泰國國內共註冊有2萬家蟋蟀養殖場,主要分布在東北部地區。從1996年至2011年間,這些養殖場每年的平均產量在7500噸左右,總經濟收入約3000萬美元。
報告建議,泰國政府應當在昆蟲食品的推廣中發揮更大作用,例如開展對年輕人的知識普及和教育、成立專門的監管機構、制定嚴格的食品規範標準等。
在泰國,昆蟲食品的消費者主要還是本地人。除了在大街上可以買到的作為零食的油炸類昆蟲以外,人們還可以在菜市場買到新鮮的活蟲自己烹食。
位於曼谷市中心的萬客隆大型超市內設有昆蟲專櫃,出售冷凍包裝的天牛幼蟲、蟋蟀、蚱蜢等,儘管價格比豬肉、雞肉等高出幾倍,但銷路不錯。在曼谷的一些旅遊商店和機場免稅店裏,也能找到作為泰國特產售賣的昆蟲罐頭。
近年來,位於泰國東北部的坤敬大學啟動了向年青一代宣傳食用昆蟲的項目。一些當地小學甚至在校園內開辦小型昆蟲農場,不僅讓學生了解到昆蟲的食用價值,也用其所養殖的昆蟲為學生們的飲食增添營養。現在,在不少泰國年輕人看來,昆蟲已不再是窮人用來飽肚子的東西,而成為了日常生活中的美味休閒零食。
據了解,目前泰國國內依靠野外捕捉和人工養殖的昆蟲產量已經不能滿足本國的消費需求,每年還需從柬埔寨、緬甸、寮國、中國等國進口近800噸食用昆蟲。
據糧農組織預計,2050年全球人口將超過90億,屆時全球糧食需增產60%,除以更高效率生產傳統食品外,也要大力擴展「非傳統」類食品。
糧農組織亞太辦公室負責林業研究的高級官員帕特里克•德斯特說,目前全球昆蟲的已知種類約為100萬種,其中人類食用的昆蟲超過1900種。食用昆蟲人群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和南美洲100多個國家,最著名的包括泰國、墨西哥、剛果(金)等,一些泰國專家還被請到寮國等國傳授昆蟲養殖技術和經驗。但從全球範圍來看,昆蟲作為食品的價值開發還不夠。
德斯特說,相比傳統肉類,昆蟲的蛋白質、維他命和各種微營養素含量豐富,脂肪和膽固醇含量低,符合現代人追求健康飲食的要求;與豬牛等傳統家畜相比,養殖昆蟲所需的土地和水以及產生的溫室氣體更少,更加綠色環保;此外,昆蟲養殖還可以為農村地區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心理上接受這種稀奇古怪的食物。「泰國獨一無二」公司以網絡銷售方式出售昆蟲類食品已經8年了。公司老闆里•羅斯告訴記者,對於新接觸昆蟲食品的人而言,一口吃掉整只昆蟲確實是個巨大的挑戰。他建議各廠家將昆蟲作為食材原料加入餅乾、麵包等普通食品當中,以減少人們的抗拒心理。
但育帕也警告說,並非所有昆蟲都可以放心食用,例如,大部分蜘蛛、蟑螂等含有大量細菌甚至毒素,千萬不能以獵奇的心理去食用,否則可能導致中毒。如要食用昆蟲,應當選擇正規廠家的產品,以保證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