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供水安全要積極行動起來
2013-05-26 19:56:00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在泰國清邁日來所召開的一項用水安全論壇集會上,國際治水專家們發言盈庭,各方菁英對於亞洲各大都市壅塞的人口,能否獲得清潔安全用水的議題,備為關切。僉以為近年已為供水失衡所苦的大都市,應即籌足資金,對關鍵性排水體系、用水回收再用設施、減少廢汙水等項目。要以大開大闔的行動,完成有效監督管理,做為供應堪用水源的基礎。莫使因人口暴增、氣候異變、森林喪失調節水資源效能等,所造成的地球已告嚴重缺水現象,演變而成一發不可收拾的困厄。專家們表達的忠告,似應不難了解,但人類缺清潔用水的危機,已非一日,相關言論從各型專業會議、論壇,也聽得夠多。問題的關鍵,就是缺少了大開大闔的行動,到處都在乾等待,種種說法淪為形式化,甚是遺憾。
從國際具公信力機構所公布的資料,缺水問題可不是大家乾等待就可以解決的。在2000千禧年到來前一年,國際已高聲宣示,「水正超越石油,成為世界上最稀少的重要資源。」 此一令人不安的結論,並不是徒亂人意的說法,乃是有所憑據的。如:上世紀的水消耗量比人口成長逾兩倍;從農村遷往都市的窮國居民,越來越多,推估2007-2025年間,窮國用水增加50%,已開發國家增加18%。而這項紀錄並不是靜止的,以目前趨勢觀察,還是朝負面現象快速推展中。清邁用水安全論壇聚焦於亞洲地區的清潔水源問題,而亞洲開發銀行(ADB)適於3月中旬,公布了一項對管理水資源問題的研究報告。該報告強調,亞洲3 8個開發中國家用水安全水準偏低或尚少改善,只有11個國家建立基礎設施和管理供水體系。以時下亞洲區域內河流80%管理甚差,人口集中趨勢明顯,食物和能源汙染增加,愈使清潔用水的壓力變得更加嚴重。是亞洲國家,尤其是東南亞地區,經濟成長快速,將來單只清潔用水一個項目,就難以維持到合乎要求的水準,遑論其他。
在東南亞區域內對用水管理和回收再利用的「模範生」是新加坡,由於島國境內沒有足夠長的河流可持續供水,所以長久以來和馬來西亞簽訂供水協議,取一海之隔的大馬柔佛州柔佛河河水以供應星洲所需水源。同時星又意識到用水自給自足的重要,乃利用島上蓄水池,廣泛有效將雨水經下水道等多個系統,集中處理再分配使用;另則是發展海水淡化科技,製成淡水供應居民。雙管齊下,預計到20 61年最後一個「星馬供水協議」到期前,新加坡在供水方面可達成自立自主。星水管理當局曾在清邁論壇上自豪表示:「新加坡可回收天降每一滴水;可回收用過的每一滴水;並設法多次使用每一滴水。這般方式經營水資源,自可免於用水匱乏,區域內各國自宜視之為標竿;做為仿效對象。
泰國經歷過多次旱澇失衡的折磨,公私財產損失不貲,泡水喪生的居民總數更為可觀。因此自2011年底曼谷大都會部分沉淪、湄南河水入市後,政府即制定強化關鍵基礎設施建設計畫,多次公開了一勞永逸的遏阻止水患目標。舉凡天降雨水的收集、流水吸回集水池再注入蓄水層、排水體系的管理等,都依照現代方法推展,所需經費也有了預算。目前外界所最關心的,莫過於審核程序進行是否順暢,所最盼望的是計畫能夠如期完成。
陽光、空氣、水是生物生存的三大要素,生命中缺一不可。但是地球環境惡化每下愈況,維護地球永續發展的行動卻一再延宕。時光流逝所遺留的困難,已有了不知從何著手解決的困窘。所以這次清邁論壇的召開,對治水議題的行動似乎略做了調整,以區域內行之具成效為標的。而且將實施供水採自立自強方式具有表現的新加坡,和對強化基礎設施建設遏阻水患、擴大開發水源態度積極的泰國,做為激發注意的焦點。以言論壇本身,並沒有拘束力,但星、泰的表現,顯然能對有心人造成影響。希望各方面普遍能體會主辦機構的用心,先就本身具備的條件採取治水的行動,莫再徘徊瞻顧貽誤了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