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工業生產指數 下挫3.8%
2013-05-29 09:52:30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工業經濟辦事處負責人頌猜表示,4月份工業生產指數為159.16,降低3.8%,為最近16個月即自2012年1月來最低水平,當時剛從特大洪災中復甦而工業生產指數表現為159.86。
頌差表示,4月工業生產指數低,部分原因來自假期較長,加上貿易夥伴國家貨幣貶值,同時泰銖升值,導致出口受挫,如占據出口比例近6成的電腦驅動硬盤、成衣、加工海鮮食品、電子元件等出口減少。此外,還有企業放慢生產,因要停產減產來配合應對緬甸天然氣輸送管道關閉維修,國內發電供應緊張的危機。國內整體工業的產能利用率維持在60.28%的水平。不過,2013年首4個月內,整體進口增長8.6%,而4月單月進口增長8.9%,進口增長的包括資本貨物、原料和半成品商品,其中資本貨物進口增長2.3%、原料和半成品商品增長10.9%。
汽車製造方面,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7.53%,主要原因是汽車企業去年就開始擴大產能,以生產出更多的汽車以交付首車計畫的訂購客戶。驅動硬盤製造方面,與去年同期相比減產17.12%,原因是個別企業關閉工廠或將生產線轉移至新加坡。電子管和電子元件生產方面,比去年同期減少5.48%,因貿易夥伴國家經濟放緩。據半導體行業協會(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報告,今年第1季全球電子元件銷售比去年同期僅增長0.9%。
空調機製造方面,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87%,因天氣火熱和房地產業發展興旺,推動國內外市場對空調機需求增加。水產加工和冷藏方面,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23.71%,主要原因來蝦產品,因受蝦病蔓延導致產量減少和出產的蝦規格偏小。成衣製造方面,與去年同期相比減產13.96%,主要是男士外套和童裝因來自歐洲、美國和日本訂單減少而減產,這些國家經濟還未完全復甦,導致其國內市場購買力萎縮,加上部分成衣工廠轉移到鄰國以逃避勞工成本上漲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