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戰局講多過做還會繼續拖延
2013-06-07 09:55:06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一度在國際新聞消失的敘利亞內戰,近日又鬧哄哄引起國際關注。先是歐盟宣布解除對敘利亞反對派武器禁運,接著是俄羅斯公開表示會出售防空導彈給予敘利亞阿塞德政權。而正在此時,一直主張美國應介入敘戰局的美國參議員麥凱恩在會晤了敘反對派領袖之後,認為歐巴馬政府不應再姑息阿塞德政權。若情勢如此發展下去,敘利亞內戰可能升級,令中東地區更形紛亂。
去年年底,敘利亞阿塞德政權一度危在旦夕,連堅決支持阿塞德政權的俄羅斯也半明半暗表示,阿塞德大勢已去。這對敘反對派是個大好機會,可惜反對派不團結,失去了乘勢進攻的機會。他們一味在等待西方大國介入,結果阿塞德政權得以重新站穩陣腳,遂形成目前雙方拉鋸的局面。
包括美國和歐盟各國在內的西方大國為什麼遲遲不動手呢?她們有好幾方面的顧忌,其中最重要是介入敘局,政治代價太大。它跟利比亞不同,敘利亞阿塞德政權武裝力量仍很強,擁有大量的短程導彈和防空導彈,即使西方國家只是像對付利比亞那樣,用禁航區來限制阿塞德,從而幫助反政府軍隊,也將收不到在利比亞參戰的那種效果,還可能會損兵折將而一無所獲。
敘利亞的反對派軍隊,品質複雜,分成許多派系,主要是溫和派與激進派,而激進派中,有不少來自恐怖組織的聖戰派,這種人立場反覆無常,歐盟各國前一段期間同意對反對派軍隊實施武器禁運,固然基於俄羅斯的反對,她們其實也怕反對派一旦「變臉」,站在聖戰派的立場,又擁有太好的武器,事情會變得更加複雜。
當然,大家都知道,要真正在敘利亞結束戰爭,實現和平,必須把阿塞德政權打倒,但要達到此一目的,必須西方國家出動地面部隊,此舉西方國家已在利比亞接受過慘痛教訓,所以,非到不得已,西方國家是不會走這步棋的。
根據美國五角大廈研究,美國若派軍到敘利亞,單是在邊境設立難民營,收容來之不絕逃避戰火的難民,已必須出動4萬至5萬士兵。要全面控制化武設施,則需要7萬5000軍隊。若想推翻阿塞德政權,10萬大軍恐怕是避不了的數目。對於厭戰的美國人來說,這不是個選擇。但歐盟沒有美國,則什麼也做不到。
英國目前有兩個算盤,一是迫使敘利亞阿塞德政權參加國際談判,二是擔心敘國反對派中,溫和派正在失勢,不敵激進的聖戰派,故若本月舉行的國際和平會議未能取得進展,若能加強反對派武力中自由派和溫和派軍力,還可以推持反對派內部均勢,使局面安定一些。否則就是無法控制的局勢了。
連日來,圍繞敘利亞問題,俄國和西方國家正展開一場爭吵。據以色列官員指出,俄羅斯早已對阿塞德政權供應先進的俄防空系統武器,並很快會運送出S300導彈。西方國家和以色列均要求俄不要這樣做,俄卻硬稱此舉有助於穩定區域內均勢,因歐盟已宣布結束停送武器給敘反對派軍隊的禁令,俄羅斯這樣做,無可批評。
敘利亞目前是俄羅斯在中東僅有的盟友國,它肯定不會坐視阿塞德倒台,並會繼續提供武器,使敘利亞阿塞德政權強大,使戰爭繼續拖延下去,情形就像伊拉克、阿富汗戰爭那樣。而西方國家算來算去,進一步介入敘利亞戰局,是一盤擺明如假包換的虧本生意。所以,她們也惟有採取消極態度來應對敘利亞戰爭,大家自然對敘利亞問題只有「口水多多」,講多過做,不會有什麼積極有效的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