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習應聯手 阻日擁有先發制人能力
2013-06-08 10:55:12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美洲,今、明兩天將與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加州舉行工作會議,共同探討如何建立推展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之際,東亞地區正進入二戰後最緊張和吊詭時期,美、中元首無可避免須就日本近期動向互相摸底,交換意見。其中最危險的信號,莫過於日本執政的自民黨首相安倍晉三目前正在研議的新國防政策,主張當日本預期將遭到攻擊時,能夠擁有對敵方戰略目標進行先發制人攻擊的權利,而這個攻擊主要就是精確的飛彈攻擊。美國新聞媒體將這個新版「防衛計畫大綱」草案披露後,自然引發國際社會嚴重關注。
這個先發制人的戰略,是安倍修改戰後和平憲法,並把自衛隊改成軍隊的重要組成部分。毫無疑問,執政的自民黨敢於在這個時候推動新的防衛計畫,顯然是期待得到日本民意的支持,並在7月即將舉行的參議院選舉中,成為執政黨的制勝法寶。其實,在先發制人問題上,日本在野民主黨以及學界,比如趨勢戰略專家大前研一都持相同立場,可謂是日本各界精英的共識。
從日方的解釋來看,日本防衛大綱之所以要進行如此具有發動戰爭含義的改變,主要是因應北韓的(核)飛彈攻擊,以及中國大陸在釣魚島問題上對日本的挑戰。換句話說,只要日本修憲通過,或放寬對自衛隊軍事活動限制的憲法解釋,日本就可能對北韓的核子飛彈基地進行無預警攻擊,也可以對中國的軍事目標進行突然攻擊。
這對中國當然是巨大的威脅,但美國也難以置身事外。因為從歷史來看,中國和美國都是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突然襲擊」的受害者,無論是滿州事變、盧溝橋事變,或偷襲珍珠港事件,都是明證。美國或許會說,今天的日本是美國的軍事同盟國,日本也辯稱這樣的先發制人攻擊,必須界定在「防衛目的」之上,而非「侵略」他國的目的。但美國很清楚地看到,一旦日本擁有這種攻擊權利,就有可能強行把美國拖入東亞軍事衝突的漩渦中心。也因為如此,美國的媒體輿論,對日本這方面的舉動,都保持著高度關心,並及時披露報導,迫使美國當局和國際社會正視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由此可見,對中國來說,在短期內的國家安全危機並非來自歐巴馬的「亞洲再平衡」戰略以及中美兩個世界強國的「瑜亮情結」,而是來自中國鄰國尤其是北韓和日本的盲動。對於北韓,中國雖然沒有百分之百制衡平壤的能力,但在關鍵時刻,北京的立場仍能威懾金正恩政權停止玩弄「戰爭邊緣遊戲」,日前金正恩特使崔海龍走訪中南海,承諾平壤接受北京建議,重回六方會談,證明北京仍然有緩和朝鮮半島局勢的實力。但對日本,北京就顯得無能為力得多。
因此,習近平必須警告美方,僅就安倍對歷史問題和東京審判的立場來看,東京未必與華盛頓是「同心同德」,美國為遏制中國崛起如無法避免,至少也要同時防止日本右翼「暴走」,其中一個方法就是讓日本無法擁有「先發制人」的飛彈攻擊權利,這樣既有利維持東亞和平穩定局面,長遠而言,不讓美國的「馬前卒」失控,也是維護美、中兩國的長遠利益。但願這次峰會雙方就此議題能獲致一些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