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習峰會 新模式雷聲大雨點小
2013-06-11 12:07:25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歐巴馬、習近平峰會曲終人散,這場會晤未舉行前扣人心弦,召開過程乏善可陳,開完後讓人感到口水似多於實質,如評其為雷聲大,雨點小或各說各話,亦不算離譜。但這並不是說,習歐前後八小時漫長對話,暢飲茅台貼心交流沒有任何效果,也不是說歐習建立私人關係對美中的未來關係沒有促進作用,實因兩大國間是世界上最複雜的雙邊關係,兩國體制和價值觀也有根本對立衝突,不可能藉一次莊園會談就得到解決。
這次峰會,雙方對經貿和戰略衝突,還有網路安全、知識產權、人民幣升值、貿易逆差等都各說各話,交集有限。從兩國關係長遠發展看,峰會雖無具體聲明或協議,但對美中關係,尤其是對中國,仍具有相當重要的歷史意義。
首先,兩國元首私下不拘形式的會談,創新模式,等於宣示美國已視中國為最重要大國,甚至比前蘇聯的影響力和角色都重要。這種影響力體現在美中經貿依存和戰略競爭上,競爭中有合作,合作中有分歧,彼此難免有矛盾,但這種模式未來可能成美中解決障礙和困難的新模式,本身就是「新型大國關係」的體現。
其次,峰會多少也走出兩國本位思維,美國突破只從自己角度看中國,認為中國就是「邪惡帝國」,而中國向來也視美國為「窮凶極惡的霸權主義」。未來彼此如能學會從對方看自己的新邏輯,雙方換位思考,未來前景或能改觀。美國或可看到中國解決數億人貧困,就是對世界的巨大貢獻(微軟的比爾蓋茲說法),減少了美國負擔;同樣,中國也應看到,美國為維護世界秩序穩定,付出外人難以想像的政治、經濟乃至生命代價,而中國是最大受益者。雙方如因此學會反思,就可找到改善自己的契機。
值得注意的是,美方對中國提出的新型大國關係,並未照單全收。歐巴馬提「新合作模式」,認為美中只有逐漸在國際各領域合作,才可能邁向新型大國關係,明顯要求強化中國的國際責任。習在峰會中的斬獲不多,他向歐提東海議題,因事涉中日和台灣對釣魚台列嶼主權爭議,美國循例對主權爭議不表態,更無交集;南海議題由於美方要維持自由航行權,又要對本區域盟國與夥伴提供安全承諾,不可能輕言妥協,因此也無解;即使美中早達成朝鮮半島無核化共識,也無助北韓問題解決。
如果北韓是中國難以割捨的盟國,則台灣就是美國「再平衡亞洲政策」中不可或缺的夥伴,所以對習向歐要求停止對台軍售,以重申中國對台灣的主權,歐巴馬也重申在「台灣關係法」下,美方清楚瞭解對台承諾,包括提供防衛需求,等於給習近平一個軟釘子碰,也提醒台灣不要有太多政治幻想。
網路安全議題則已類似核武安全,它雖不致造成地球毀滅性的生命損失,但一旦網路戰爆發,包括電力、金融系統、交通系統、通訊大亂等後果,其損失將不亞於任何戰爭。兩國元首同意嚴肅面對,謀求解決,但可見的未來,雙方發展網路戰不會停止,如何約束限制,有賴兩國繼續溝通。
總體而言,所有議題只讓對方摸清自己的底,但一時之間很難解決,只能說這是一場彼此交心、摸底的善意峰會,期待它有助兩國建立未來溝通的基礎。美國亞洲問題專家卜大年認為,美國正「隱退」,而中國是唯一可取代美國的強權,但中國並未準備好為世界超強地位付出各種代價。我們則認為,當今美中沒有互相取代的可能,必須尋找超越衝突,避免戰爭,尋求雙贏的未來。
對中國而言,習近平在峰會中明確指出,中國夢與美國夢是相通的,對大陸內部圍繞憲政問題的左右派激戰具指標作用,習近平似藉機告訴左派,不要把美國與中國對立起來看,美國夢對中國夢不是互相排斥,美中兩國也不是「同床異夢」,而是美夢相連。美國成功的基礎當然是憲政民主和自由,中國也不可能例外,習雖未用「普世價值」形容,但強調要把貪污腐敗獨裁的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中國夢實現的基礎就是實施憲法,就是美中共存的基礎。我們期待習歐會餘波能在中國激盪,帶來改革深化的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