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傳南洋霾害回升到新超高指標

2013-06-22 12:12:16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有「空氣中的潛在殺手」稱號的霾害,在東南亞一帶居民生活中輕淡了一段時日後,連日因印尼蘇門答臘島上森林大火,導致新加坡、馬來西亞天空煙霧瀰漫,16年來最嚴重的一場霾害終告捲土重來。外電的報導說,星馬汙染指數已經連2天達「不健康」程度。新加坡當局高聲呼籲居民儘量留在室內,且促印尼提供衛星資料,以便對焚林墾地的農耕企業遂行裁罰。區域內邇來適當登革熱疫情氾濫,各地正忙著掃除病媒蚊並展開全面宣導。霾害侵襲使環境更難打點,居民宜接納勸告,對雙重禍事小心防護為是。
 
近年官方對天氣「陰霾」的話說得不多,以致民間對霾害的印象漸趨淡化,滿以為各方整治煙霧收到效果,可以略為紓緩對此項禍害的壓力。殊不料霾害重現江湖,其程度竟然連續破表,幾使社會有不知所措的感覺。一般宣導防霾害,往往先從認識煙霾形成以至危害為起點。所謂霾,是空氣中的飄浮微粒眾多造成的,聚集不散,肉眼無法分辨,但會呈現橘紅、淡藍等不同顏色;另種細質微粒組成的煙,則呈灰、棕、或黑色。煙霾分從森林、工廠等不同的焚燒場所產生,由於懸浮微粒品質雜亂,混合成濃郁煙霾茫茫一片。浮游空氣中,令人伸手不見五指,影響視覺,造成交通紊亂,大小禍事叢生;若不慎將煙霾吸入,透過呼吸道進入人體,便會破壞健康。煙霾稱為空氣中的潛在殺手,根源於此。
 
煙霾主要是由焚燒林木、工廠劣質品管、南洋熱帶雨林遭過度濫伐喪失了功能所形成。近年來最嚴重的一次霾害,是1997年9至10月間,發生在印尼的蘇門答臘、加里曼丹等地使用「火耕」開闢使用土地。當時煙塵擴散,使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泰國等地都受到侵襲。由於能見度太差,使空運航班取消、離島間交通運輸船隻停航、部分學校也被迫停課。據信印尼最慘重空難之一和船難事故也因而造成,至於受影響而感染呼吸道疾病人數之多,更不在話下。
 
事實上,印尼地區以火耕法來使用土地,在1997年以前或以後,並未完全停止。近年由於國際間的抗議聲浪大了,干預的機構層次升高了,迫使印尼當局不得不加重對火耕用地方式的監管,並致力於對開闢土地者的輔導。使火耕的範圍盡可能化整為零,在火耕時間點的選擇上做了相對靈活的調度和安排。於是霾害在感覺上比以往輕緩,破壞力道相對較低,加上煙霧源頭「配合」收歛,以致問題不似以往般沸沸騰騰,但煙霾問題沒有消散,南洋仍備受影響。
 
這回星馬突受超高指標煙霾的侵襲,為16年來所僅見,應是檢討霾害何以在南洋有這般巨大升沉起伏差距的適當時機。做為煙塵「地主國」,印尼又何以在外國震耳的抗霾聲中,寧由國家決策階層忙不迭道歉,在事後又不從煙霾源頭採有效改革。同時,印尼時下地位,已晉為東南亞國家聯盟首席,在國際上一言九鼎。而且經貿發展迅速,國民生活環境大有改善,正是以大開大闔行動,提升基本設施,以為他國示範才是。顯然這是今後防杜破表霾害應努力的方向,印尼當局應知所抉擇。
 
霾害是維護環境沒有達到起碼要求的一種表徵,當21世紀進入第2個10年,全世界都替地球永續發展做最妥當規畫時。這種人為禍害,已不合環保要求,尤其能造成多方損失,所以無論其存在了多久、需要動用多少力量才能掃除,都應立刻予以處理。以東南亞近年逆勢成長的表現,是足可以把這一環保問題解決掉的。尤其是東盟依憲章成為單一經濟區的時程,所剩已經不多。東盟10國在2015年之前,至少要表現出掃除霾害的決心,讓外界感覺到東盟有團結的精神,能合力處理霾害。猶記得2008年4月間,東盟環保部長在馬來西亞集會,曾表示願在緩解霾害問題上,給予印尼更多協助。於今時機來臨,正該化語言為行動掃除霾害續在南洋作怪。
 
关键词:南洋回升到新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