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諾登案暴露國際間爾虞我詐

2013-06-26 12:12:13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儘管美國向北京和香港當局施壓,史諾登卻在緊要時刻,搭機離開香港,經俄國可能前往尋求政治庇護的厄瓜多。表面看,中國是事件最大贏家,中、俄聯手讓美國很失面子,北京和香港進退有節,配合得天衣無縫;中、俄杯葛美國雖都點到為止,避免強權間摩擦擴大為衝突,但白宮怒不可遏,包括收留史諾登的「反美集團」,美國將祭出甚麼手段報復,已成歐巴馬政府的新難題。 
 
先談中美關係。雖然中國民間有很高呼聲要求留住史諾登,給美國好看,北京卻無意給他政治庇護,被海外大陸背景網友批評「軟弱」、「送來的一張好牌竟不敢打」,甚至說「中共高官許多子女都在美國,怎敢出手庇護史諾登」。這些「雜音」無礙當局作了明智抉擇:一、洗脫史諾登是中國間諜的指控;二、以大局和宏觀考量為先,習近平、歐巴馬峰會建立的相互信任和交情,不能因史諾登個案而破壞;三、史揭發的美國政府「罪行」,北京或許早有掌握,收留他反而成燙手山芋,影響中美今後關係,不如順勢將史送走,讓俄接手演續集。京港這齣「雙簧」確屬高招,見好就收,坐看其他國家反美作為,再定奪下一步,但難免對今後中美互信有傷害。 
 
北京未指示港府留置史諾登,依美港引渡罪犯協議交還美國,報了美國監視中國電腦網路系統和收留陳光誠等事件的一箭之仇,也避免中美後續有更大齟齬。北京刻意低調,似在避免中國監聽作業再成國際話題。美國監聽外國既不可能因此中止,北京已開始討個說法,中美間勢必有外交折衝,尋求彼此可接受的規則,放走史諾登是「獲利入袋」和「停損」的兩面考量。何況如釣島和南海主權、朝鮮問題、TPP議題、未來人權議題……等,中美都須尋求妥協諒解,北京須自留餘地,保全戰果,等待華府出牌再作因應。 
 
俄國企圖在此事中發揮影響力,普亭最早表態要庇護史諾登,卻演變成只提供其航班和過境。固然史無意留俄國是主因,普亭想「雁過拔毛」獲取美國情報,能否得逞尚待分曉。俄國內政面臨許多難題、貪污腐敗,敘利亞問題上與西方唱反調,核武數量能與美國抗衡外,普亭藉事件出鋒頭、博眼球成分,遠大於實質作為,即使收留史諾登也無法在其道德形象上加分。 
 
史諾登言行在美國多數民眾眼中是叛國、傷害國家利益行為,不容於法律。但無可否認,他對個人自由和隱私權的堅持、對國家行為界限的理念,有很高的理想主義和道德色彩,也是美國歷來標榜的「美國價值」。但在愛國主義高漲和後911時代氛圍中,這個價值已傾圮或轉變,一些小國聯手想和華府唱反調,絕非擁護這些價值。譬如厄瓜多最近才通過大規模限制媒體自由法案,總統柯利亞是敵視美國的民粹領袖,無非想趁機搶占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死後的反美領袖地位。他這步險棋是國內消費和累積聲望所需,卻可能失去美國取消貿易優惠報復。左傾、與美國唱反調的國家還包括古巴、委內瑞拉,近期都在修補對美關係,史案效應多少將影響雙邊關係的改善。 
 
史諾登最後命運還在未定之天,但逃亡過程的戲劇性、全球媒體關注美國政府的「無力」時刻、莫名的快感和看美國出糗的心態,或屬美國人該反思的問題。諷刺的是,香港民眾聲援史諾登的示威標語「拯救史諾登,拯救自由」(Save Snowden, Save Freedom),自由正是美國立國精神,包括小布希總統發動對阿富汗反恐戰爭就叫「堅持自由行動」(Operation Enduring Freedom),如今外國人變成美國傳統價值的維護者,美國人再踞傲,都該深思和反省。 
 
相對於大陸指責美國「雙重標準」、「網路惡棍」,中國在監聽監控民眾通訊的確「表裡如一,言行一致」,可惜這個言行如一並非好事。借用習近平的話,美、中如都能「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在網路時代中讓國家機器和人民自由權利間取得平衡,就不必因小事化大而弄得兩敗俱傷。
 
关键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