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美新戰經對話3大特色

2013-07-11 12:21:21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一年一度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7月10日、11日兩天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這是中美第5輪對話,與前4輪相較,有諸多不同之處,其中有3個最大不同,對這次對話的議題和成果,都將有重要影響。
 
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被認為是中美兩國磋商的強化機制,這種磋商包括雙邊性、區域性和全球範圍等廣泛領域,又包括近期和長期戰略性和經濟利益方面的對話。其前身是為2006年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美國前總統布希創立的中美戰略經濟對話,2009年在中間加了一個「與」字,將其對話性質大幅升格。
 
這種磋商與對話,本身就是將雙方的不同認識昇華為共識。也正因為此,這次對話的3大不同點,為對話增添不同色彩,也為對話畫定了不同的結果。
 
首個不同,是元首背書程序前移。中美的對話和磋商機制,有兩個重要台階,一個即中美政府間戰略對話,雙方由政府首腦率隊對談;另一個是國家元首的頂層峰會,即中國國家主席和美國總統間的晤談。前者性質是磋商和尋求共識,最後達成一定協議;後者是為某種共識背書拍板定案。
 
過去數輪中美戰經對話和元首峰會,排出的是先對話、後峰會的順序,也就是政府間達成的共識,最後由元首峰會背書確認。所以中美戰略經濟峰會,固定在7月間舉行,其後通常9月間由兩國元首峰會。這次元首峰會前移,6月的習歐加州莊園峰會,既是國際大勢需要,也是中美兩國間特殊現狀的要求。這就形成一個新格局,由習歐峰會先敲定方向,而中美戰經對話加以落實。就中方而言,這次對話就變成兩國元首共識的落實大會。
 
第二個不同,是兩軍陣容皆變,特別是主帥易人。過去數輪談判,雙方陣容雖因對話內容的安排,時有調整,但主要人馬相對固定,雙方談判風格和技巧,算是互相摸底,對話起來,相對順暢,達成一致共識,相對容易。
 
這次的陣容大調整,最特別是中方主帥換人,由長期主帥王岐山換成新帥汪洋。汪洋雖連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但卻是由地方諸侯首度出任國務院分管對外經貿和農業的副總理,算是首度在國際事務中代表中國,也是首度與美方交手。汪洋在中國高層中,被認定為態度開放的官員和改革派代表,這一點與王岐山相近。而他的行事風格,在幽默風趣、果斷堅定等方面,與王岐山也有共同之處。但汪洋與王岐山在出身背景、政治履歷等方面,有極大分別,這決定王岐山是「救火型」幹部,處置危機能力突出;汪洋則比王岐山多三點水,更加心思綿密,善作有節奏的鋪排。
 
第三個不同,是中美關係不同。前4輪中美戰經對話,具有胡錦濤時代的外交風格,以加深彼此了解,協同共進為目標,但這次中美戰經對話,是習近平、李克強一代登台後,中美之間第一次深度對談、細緻磋商,具有中國外交戰大轉變的深刻背景,也體現中美關係大轉捩的現實。
 
於此,就中方而言,定下的對談基調,是「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精神,結果是希望在中美關係處理上,能達致「增進互信、深化合作、妥善處理分歧」。
 
更進一步說,上次加州莊園習歐峰會中,中美「建立新型大國關係」的努力沒能達成重大戰果,北京希望這次戰經對話,能有實質性推動。
 
正是在這3點不同下,這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不僅是前4輪對話的延續和擴展,還是未來對話的重要轉捩點和起步點,因而外界有更高要求,被賦予更多希望。對北京來說,這種要求和希望,必須要有創新思維和實際行動,才能達致。更進一步說,這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還將為歐巴馬總統能否有一次收穫甚豐的「中國莊園峰會」,透露出先聲。
 
关键词:今年中美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