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調查:醫院感染危害嚴重
2013-07-20 12:29:08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歐洲」疾病防制與控管中心(ECDC)日前發布調查報告說:歐洲平日入出醫院約8萬人士,也就是每年約有3千萬人,得和從醫院感染到疾病對抗。這項和健保相關的傳染事故,呈現出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對歐洲的病患構成一種威脅。該報告敦促醫療機構增強處理院內感染的力道,善用紓解問題的方法,以免各種無謂犧牲擴大,甚至影響到醫護人員。
此一議題存在已久,歷來相關磋商都難有具體辦法,迄仍是醫藥界的懸慮。而這項調研雖針對歐洲提出,實際上卻是一個全球普遍的事實。在快速發展中的亞洲,尤其不能忽略了其重要性,居於衛生行政決策階層的人士,該有優先的做法。
對醫療機構院內感染報告做進一步說明的歐洲疾病防制與控管中心負責人史普倫傑(M. Sprenger)分析:經由慎重考慮後產生的妥善和多面向防控措施方案,這類傳染並不是完全不能遏阻。周延方案加上審慎使用抗生素,對於所有承擔保護歐洲醫院病患的參與者,都會有所助益。但由於歐洲醫院內超級細菌抗藥性日益增強,醫護人員不得不增加抗生素的劑量,這類屬於專業性的知識,並非易懂,但若逕認為到醫院就是治病的,就嫌太單純,到醫院也會帶回來一些本來沒有的病菌。
根據最新對歐洲30國一千所醫院所做的調查,發現院內感染率最高的源頭,是來自病家自認的特別護理。病患中至少有19.5%曾從醫院特別護理處帶回一種病菌。雖然院內感染有易於處理的部分,但也有難纏的部分,諸如耐藥葡萄球菌(抗甲氧本青黴素金黃色葡萄球菌)、其他抗藥性強的病菌,多有致命危機、或影響病患健康非常嚴重,得耗掉好幾個月住院,醫藥所費不貲。這是一般入出醫院者通常不大注意、或雖有所悉又有不得不爾的牽纏。
歐洲和美國衛生保健現代化,一向居於領先地位,但是對歐洲的最新調查,看後也不免吃驚。全世界目前估計每年有超過5千萬感染耐藥葡萄球菌病患,要花費200億美元以上對症治療,歐、美各有約2萬死於與此有關的病人。歐盟主管保健與消費事務的委員柯齊(D.T. Goggil)遂督促相關衛生決策人士,保護醫院病患的工作要全面檢討,抗生素抗藥性、過量使用、錯誤使用等都該有所改善。顯然醫院院內感染問題推上檯面,才覺得較想像更嚴重。
東南亞地區的衛生保健體系,和歐美相比較是明顯落後的。區域內國家新從發展中國家的地位起步前行,有若干領域無可避免要跟隨先驅者之後,亦步亦趨。某些項目達不到對方的指標,就是不合格、落後。但是,東南亞國家環境改善了,只要下決心,對於包括衛生保健等生活條件的迎頭趕上,是能夠辦到的。不過,歐美發展歷程中的優點,固有師法;一旦發現其進入偏鋒,就該有能力另闢蹊徑,切莫失誤到底,難以挽回。
衛生保健領域中的醫院院內感染問題,外界能夠知道的甚是有限,一方面是由於其專業性高;另則是經營者對缺失存心護短,不願對任何相關事項透露。這次歐洲疾病防制與控管中心發布的醫院院內感染內容,在一般人印象中似乎並不多見。不僅將來在改善缺點上,會遭遇到比想象更高的難度;在相關各方面的強力拉扯下,能不能有啟動的機會都是問題。東南亞國家的決策階層,在籌謀發展的階段,就要旁徵博引,做好規畫。
在東盟國家中,泰國現代醫院起步相對較早,近年發展也較其他東盟國家為先。因此對醫院在衛生保健體系內的重要性、醫院院內感染問題的狀況,當有所接觸和了解。歐洲方面的相關新資料,可資參酌的內容必更具體,希望當局即據以為泰國醫政做縝密調整,對不利於病家部分做結構性改善,並為東盟做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