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拒見普亭 美俄較勁如冷戰

2013-08-09 14:54:01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歐巴馬出手了,他9月初參加在俄國聖彼德堡舉行的G20會議後,將取消與俄羅斯總統普亭的峰會。這是反擊俄國收容美國亟欲繩之以法的洩密者史諾登的一步棋,告訴俄國「你必須聽我的,我們有共同利益」。美國力圖維持強權支配角色遇挫折,須擺強硬姿態,讓其他國家不敢效法,對內也滿足兩黨國會議員和部分民眾要求報復俄國的呼聲,同時也提防普亭運用情勢抬升俄國地位。
 
歐巴馬指責俄羅斯不時出現「冷戰思維和冷戰心態」。諷刺的是,這句話也是中國外交部常拿來批評美國圍堵和施壓中國的用語。冷戰雖已隨蘇聯瓦解而遠颺,但近年強權間角力,美國再平衡亞洲、中日較勁,「冷戰幽靈」隱然借屍還魂,出現在美中俄三方的圍堵、突圍和軍事外交博弈中,東亞局勢遠比歐洲更複雜熱絡。
 
史諾登別無選擇,為逃避美國法律審判,只好像待價而沽的籌碼或「人質」。他7月16日提庇護申請,俄國經兩星期後考慮才給他一年期政治庇護,而非終身永久庇護,說明普亭保留了彈性,預留退路,未來他不無可能成強權政治的犧牲品。
 
歐巴馬不單獨會晤普亭,外交表態居多,美俄關係基礎不致傷筋動骨。因為本周五,美俄在華府舉行六年來首次2+2(外長和防長)對話,磋商敘利亞、伊朗、阿富汗和落實新版《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等問題。美方明言將再度提出引渡史諾登,俄國卻拒談史諾登問題,美方為爭面子和尊嚴,俄方擺出維護人權的新道德形象,但實際上都難逃虛假的外交作態。
 
美國曾庇護和收容無數外國政治異議人士,卻堅稱史諾登不是異議者,而是違反雇主雇用合約,蹈美國法網的嫌犯,即使被外人指為雙重標準,但這種高姿態的霸道和強硬手段,本就是強權國家的「特權」,就看俄國有多少籌碼應對。反之,俄國對待異議人士和監聽,紀錄並不光釆,庇護史諾登只是故意給美國顏色看。
 
歐巴馬拒見普亭的理由之一也披上人權和道德外衣,指普亭上月簽署法案,禁止公開討論同性戀和變性者權利,涉歧視和違反人權。用意在抹黑庇護史諾登的俄國贏取反美國家的道德形象,並挽回史諾登爆料造成的美國聲譽損失。實則,美俄過招不致真正撕破臉,史諾登對美國的傷害已成,如能引渡他回國審判,必然續引發國內熱議,審判公開下,史諾登很可能再爆料,華府當局不會無所顧忌,其引起的社會分歧負面效應,對美國和歐巴馬都是「二次傷害」。所以歐巴馬要求遣返史諾登,表態回應國會議員和保守民眾的憤怒情緒是真,能否達到目的反倒其次了。
 
前蘇聯崩潰後,俄國失去與美國抗衡的超強地位,是俄羅斯民族主義者心中的最痛。普亭執政後力圖重振大國地位,敢「對美國說不」使他贏得「硬漢」形象。在敘利亞、伊朗發展核武、削減核彈頭數量,以及歐洲部署飛彈防禦系統等議題上,美俄一直不同調;俄國黑海艦隊軍艦本周六將訪古巴,外傳俄正尋求在古巴、越南重建海軍補給站,都讓美國顧忌,但真正重點恐怕會回到東亞戰略競爭上。
 
美中在東亞的戰略競逐,諸如北韓核試、中日釣島衝突、韓日獨島爭端、南海島嶼主權爭議,俄羅斯的角色很淡,或許讓莫斯科亟欲摻一腳。中俄有無機會聯手制衡美日韓同盟,莫斯科與北京對朝鮮半島非核化問題立場一致,如能拉攏中國以制約美韓日同盟,符合中俄利益,所以兩國日前在海參威舉行聯合軍事演習。東協和南亞方面,俄國也有意介入越南、印度提防或牽制中國。這些情況使中美俄三國間關係和分合的博弈棋局空前複雜,冷戰中的對峙布局,隱然重現在強權角力中。
 
相對於美俄因史諾登事件齟齬,有人認為,反面映襯中國將史諾登送出香港,是明智之舉。中美在當前國際大格局中的利害關係,遠高於美俄關係,雖然美方未公開承認美中已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陸高層官員用語)地步,但北京犯不著讓史諾登成為雙方關係的絆腳石。俄國庇護史諾登換來歐巴馬報復,除非普亭日後有深意或大用,否則其決策果真不如中方精準透澈和思慮深遠。
 
关键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