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國際空間真的成長了嗎?

2013-08-14 10:58:16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馬英九總統訪問中美洲友邦首次過境紐約,向僑團表示,中華民國的國際空間正在成長,免簽證國由54個增加到133個即是明證。他在專機上大談「活路外交」,稱出訪不是去湊(邦交國)數字,言談間自信滿滿。我們樂見表現自信的馬總統,但所謂台灣的國際空間成長,恐怕很多人不認同,這得從多方面、多角度衡量,不是馬英九說了算。
 
就在馬總統出訪前夕,「路透」6日報導,為發展經貿關係,台灣在中美洲的6個邦交國,有5個向北京表達願和北京建交,但被北京婉拒。當前兩岸政體獲外國「雙重承認」不可能下,意味有5國願意捨棄中華民國,而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但北京為贏得台灣人民好感,不想造成大陸續打壓台灣印象,被迫擋下這些國家的要求,反而變成維護台灣邦交國的幕後推手了。 
 
場景的確弔詭荒謬,卻可看出北京的長遠謀略。北京當前須維護馬英九採行的「和中、親美、友日」策略,以兩岸大局優先考量,「外交休兵」就是凍結兩岸邦交國數目,不再競用「金錢外交」收買邦交國。大陸婉拒外國的建交要求,背後考量有:其一,讓馬政府的路線不再受反對黨批評,希望借這些案例證明馬英九深化與大陸交流是正確抉擇。其二,中共此舉想贏得台灣人民好感,希望台灣民眾理解北京的善意,續支持兩岸深化交流。其三,為未來民進黨如再上台執政,不敢貿然祭出任何有台獨意涵的政策,否則凍結邦交收緊緊箍咒,馬上可轉化為抽走台灣邦交國,對台灣民心士氣有極大殺傷力,這個撒手是蓄集能量,必要時在國際上徹底孤立台灣,屆時兩岸將面臨某種攤牌。 
 
自李登輝執政起,台灣朝野一直爭論外交和大陸政策的層次與先後次序。大陸政策高於外交政策,兩岸間須取得協議或默契,台灣「走出去」的政策才能行之有效,是錢復、施啟揚等早期參贊外交與大陸政策擘畫者的主張。中華民國或台灣要取得國際活動空間,不是李登輝、陳水扁採行的「烽火外交」「衝撞外交」所能達致,因為台灣的資源籌碼禁不起這種衝撞較量,李、扁時代的路線已證明行不通。惟有取得北京諒解或默認,兩岸在「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前提下,北京認為不致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台灣才可能有較大國際空間。這不是長北京志氣,滅台灣威風,國際政治現實如此,且已經過實踐檢驗。 
 
馬英九及其高級幕僚都是大陸政策高於外交政策的信仰者和執行者。台灣在北京默許、美國居間運作,及作某種背書保證下,2009年獲准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上月與紐西蘭簽署「台紐經濟合作協定」,都是北京體認現實,放鬆態度,認為台灣有實際需要才有的結果。這是馬總統說國際空間增加的主要論據,但美國國會眾院上月通過支持台灣加入國際民航組織(ICAO),北京態度較保留,似認為台灣並無急迫需要,迄今未鬆口。 
 
由此觀之,外交和兩岸關係其實是台灣對外關係的一體兩面,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台灣的國際空間要成長,須寄望兩岸續深化交流,增進互信,形成良性互動,在可控範圍不致造成大陸「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等疑慮才有可能。外交重大突破則須待兩岸展開政治談判後,實踐中共領導人一再宣示的兩岸「甚麼問題都可以談」,且談出成果才能實現。譬如參與聯合國問題,大陸學者最近提出仿照前蘇聯「一國三席」模式,是台灣2300萬人的夢想,也是相對於「中國夢」的「台灣夢」。 
 
馬總統的談話,顯示他對「活路外交」和兩岸未來關係發展異常自信,這種樂觀須以兩岸政治談判開啟,能增進互信為前提,但馬對政治談判態度卻仍迴避,除非未來3年任期,他有突破的規畫腹案,否則「鳥籠式」外交,取予由人,樂觀之說難免有自我宣揚政績之嫌,欠缺說服力。要「正視現實、建立互信、擱置爭議、共創三贏」,為台灣外交尋找活路,「台灣走向世界的最短捷徑須經北京」,已成為事實,無論台灣喜不喜歡,都須預作擘畫,為兩岸政治談判早作準備,才是務實負責。
 
关键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