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薄熙來後 如何「止痛療瘡」?

2013-08-24 11:47:26 作者:udnbkk55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審判薄熙來的「世紀大審」儘管破綻處處,斧鑿痕跡明顯,國際輿論眾口一詞認為這是政治審判,是權力鬥爭和「成王敗寇」邏輯必然的結果。薄熙來最終還是會被判處傳聞雙方事前已達協議的刑罰,但習近平並非「完勝」,移除薄這塊權力之路的巨石後,隨著中共18屆三中全會9、10月間召開,該做的「止痛療傷」和「療瘡」工程,都遠比想像繁複;如無法拿出改革政績,習近平僅獨占「沒有薄熙來的薄熙來路線」光環,甚至走回頭路,則未來10年可能是坎坷爭議的10年。 
 
審薄案究竟達到多少宣示法治或反貪效果,舉世存疑。拿薄熙來祭旗後,政治上或許宣示習李體制權力穩固化,黨內正常接班秩序不容挑戰,但很難否認,懲辦薄熙來實質上分裂了人心,大陸社會爭議和人民議論熱度空前。這種分裂不一定以擁薄、倒薄作區分,而用擁護體制、質疑體制分野更恰當;直言之,正是支持現狀或支持改革的兩種思維。 
 
中共不應把所有改革主張,都視為挑戰其執政權,意圖使其下野,讓中國動亂的陰謀。反而是中共如不改革,在三中全會拿出公眾可接受的改革方案,審薄將變純屬鞏固權力的戲碼,將被關注中國前途者不齒和嘲笑。薄熙來不一定是改革派,但他在重慶建公屋、打黑、關心民瘼等作為,都迎合了民眾心聲,也是「薄粉」不改其志聲援的主因。薄被審判定罪,對國家、社會和中共都有損傷,勝王敗寇,國家之大,豈是一、二人所能共治,中共落後的權力鬥爭模式、一元化思想、不透明且毋須向民眾負責的制度、貪腐伊於胡底的官場等,樣樣和中國崛起的樂觀態勢格格不入。有識者謂中共絕無法和薄熙來作切割,經此一審,氣數更弱,不改革無以救亡圖存,有其深意和道理。 
 
然則如何止痛和救亡圖存?一言以蔽之,唯有推出改革才能安撫民心,習李須把握三中全會契機推出新政,說服人民新領導班子有魄力推動政治改革,能呼應民意,做得比薄好、達到「好官」難達成的成就,以弭合審薄帶來的群眾分裂和形象損傷。 
 
改革更須容納不同意見,考量黨內多元化,讓不同意見制衡成常態,跳脫權力換屆須整肅重量級人物下台、下獄的歷史循環。中共從林彪之於毛澤東、四人幫之於鄧小平、陳希同案之於江澤民、陳良宇案之於胡溫,薄熙來案之於習李,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殊不合多元共存的現代政治常態。在多黨競爭實現前,中共至少得容許黨內多元競爭,中國如此之大,一個難容多元聲音的執政黨,如何和人民群眾和諧相處?這才是可能亡黨亡國的真正危機。 
 
加速司法改革,建立獨立、公正、透明的司法體系,擺脫黨紀凌駕司法、折磨逼供,防止類似審薄熙來被譏為「觸犯幫規,家法處置」,都是當務之急。如今網路媒體興起,大陸多元意見社會逐漸形成,公民社會雛形湧現,政府難再杜絕人民發聲,中共要逆潮流而行,或因勢利導,三中全會是空前良機。做對了,薄熙來案自然會成過眼雲煙,逐漸被淡忘,正是「療傷」的正確抉擇。 
 
至於「療瘡」,習李要真心再辦幾件真正大貪腐案,「打老虎」不是辦李春城、劉志軍、薄熙來等大咖就完成,如今民眾相信中共官場「無官不貪」,「殺一千個貪官也絕不會有錯殺」;薄在法庭上辯稱未貪污,卻說「和谷開來共用的保險箱中現金比5萬、8萬美金多得多,還有幾十萬人民幣」。一位月薪人民幣幾千元的高官能有這麼多現金,這樣的「清官」說明了甚麼?民眾作何感想?不貪而成巨富成官場文化,唯有吏治清明,改革才能齊步推動。 
 
先前傳聞中共三中全會將「政左經右」或「重經輕政」,用深化經濟改革和社會改革配套,來取代政治改革。習近平最近有「七不講」、「九號文件」等緊縮言論的政策,與潮流和民情大相徑庭。期待薄熙來案落幕,能刺激中共高層轉變思維,體察民瘼,否則將坐實審判薄熙來是習近平志在取代薄的「毛左」角色,將與時代格格不入,再次撕裂群眾,不但無法延緩中共的執政命運,反而將強化動亂的成因。
 
关键词:薄熙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